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以戒为师

(74)

佛教的戒律与现实生活之关系①

佛教的“五戒”是对佛教信奉者或准备皈依者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具体是指戒除五类不道德的,容易引发不和谐现象,给自己和他人以及整个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行为。它们是:

(1)直接或间接的杀害生命的行为:人间的法律只保护人类自身及国家政府所规定的濒危野生动物不受杀害,而佛教所倡导的戒律是从源头上保护一切有生命意识的动物。人们普遍存在的肉食习惯是大范围野蛮饲养及屠宰生灵的源头。

(2)直接、间接或变相的偷盗行为:除了明显的盗抢行为外,滥用职权的贪污腐败、行贿受贿、敲诈勒索等恶劣行为都属于此戒的范围。现代社会中许多变相的偷盛行为都被那些看似合理的规则掩盖住了,大多数刑事案件的起因都与此相关。

(3)违反正常伦理关系的不正当的淫欲行为:许多非正常的性关系、性行为、性游戏已成为时下许多“体面之人”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然而这均属于淫戒的范围。放眼看去,上至总统下至艺人,性丑闻现象已成为难以遏制的社会毒瘤。

(4)为满足私利而进行的欺骗或造假行为:人类社会存在的信任危机正是源于这种阴险的欺骗。全世界的人们都已经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讲谋略、说假话已成为人们自然的心理习惯时,世间法律所能起到的约束力也就非常有限了。

(5)为寻求精神刺激而沉迷于酗酒吸毒的行为:人们为了缓解精神痛苦而不惜采用饮鸩止渴的方式,以丧失自尊、麻痹自我为代价,逐步堕入更加痛苦的深渊。无节制地追求欲望的满足正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成为各式各样的瘾君子,已成泛滥之势。

从现实生活来看,佛教的戒律意味着什么呢?简言之,“遵守佛教戒律意味着维护自尊,意味着弥补自身的漏洞,意味着做一个守法的公民,意味着成为一个内心和谐、正直而善良的现代人”。它与现代文明的宗旨相协调,但却与本能的欲望和丑陋的生活习惯相冲突。

(摘自《法音》2009年第8期李音祚)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