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圆满生命的实现

 圆满生命的实现 (119)
──布施波罗蜜
陈柏达著

(三)宗教情操与智慧的开展

察觉自己的弱点是智慧的开始。觉悟世间的无常是宗教情操的起步。物质的享受要知足才能常乐。心灵的境界要不断开创与提升,人格才能渐趋完美。我们描述世间的缺陷,不是在吹毛求疵,而是想透过这种认知来激发我们的“出离心”、“慈悲心”和“智慧心”等宗教情操。

(一)出离心——没有痛念世间的无常,我们不易放下内心的贪执。没有认清物欲的害处,我们无法提高心智的修养。当我们认清世俗的缺陷以后,我们才会想办法改善或超越它。有了这种修养,我们更不会斤斤计较于物质的成就和眼前的名利。甚至对于物质的享受,我们也不再像从前那么贪恋不舍了。它会使我们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二)慈悲心——慈悲就是“拔苦与乐”的愿望与行动。认识众生的苦痛,可以使我们产生“感同身受”的悲心及“民胞物与”的悲心。当我们深入了解周遭人们的境遇,我们便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进而发出更大的仁爱心。同时,我们也开始向往完美的事物和境界,以激励我们解决问题的勇气。

(三)智慧心——了解这世界是由众生共同的心念和行为所感应的结果,我们便不会像从前那么胡作非为,而且也不敢怨天尤人。因为我们知道心念、语言和行为的影响力,“种瓜得瓜,种豆会得豆”(为善一定得乐报、为恶必然得苦果)。同时当我们明白:世界的好坏各有其存在的因素和条件。只要我们除去或改变不好的因素和条件,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明白这“因缘性空,可以改变”的道理是一种智慧,它会使我们更积极奋发地迈向真善美的心灵境界。

诸君千万不要小看“觉悟无常”的重要性。这种心态(心理准备)可以使我们领会到宗教和心灵的美,而不再患得患失或沉迷于物欲的洪流。密宗的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在其名著《《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就曾特别强调“出离心”、“菩提心”(追求圆满智慧和慈悲救度众生)和“空性正见”(智慧心)这三种宗教情操可以提升我们的境界和净化我们的人格。诚如《八大人觉经》所说的:“解脱生死的 苦恼,先要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优婆塞戒经》的〈二庄严经〉也说:“如果对于出生、物质的贪求、衰老、疾病和死亡产生厌离心,而且能深入地观察解脱的途径,才能成就无上的智慧。”

(四)苦乐随心生

苦乐和忧喜的感受主要在于内心而不是外境。周遭的世界与人物只不过是我们心意所映现的影像罢了,所以《华严经》说:“佛陀成正觉时,见到一切众生也都成正觉。”见到别人的无理因而愤恨不平,表示我们的心中仍有我执著和我慢。所以我们要“随喜功德”、“善与人同”,“视人之善若己之善。”

一切苦恼的来源就是我们的无明。因为不明白“心境一如”、“人我平等”的真理,所以才会执著外境和人我是非。遇顺境和悦人的事物起贪爱心。遇逆境和令人讨厌的事物起憎恨心。对于非顺非逆起愚痴心。由贪爱、憎恨和愚痴再演变成各种错综复杂的烦恼。

追根究底来说:“万法唯心造”——一切苦恼和不完美的现象都起源于内心的执著和妄动。所以《六祖坛经》说:“不是旗动,不是风动,而是仁者心动!”《大乘起信论》的上卷说:“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的差别相。”正如屏东师专王祝美同学所说的:“为什么总是景入情生、忧风忧雨、感天泣地呢?为什么难得自在潇洒,轻松适意呢?……不是景非,不是物非而是心已非呀!心若能定,则万物静观皆自得;心若不定,则纷纷扰扰几时休?心若能定,则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心若不定,则虫蚁迎头过而瞿然受惊;心若能定,则花枝春满、天心月圆;心若不定,则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人是否快乐,决定于己身这颗触鬓庞芜、纤柔易感的心。能把持、稳着便能在澄然的境界中体悟宇宙真理及生命本质。”这就是“烦恼因心起、快乐从心生”!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