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圆满生命的实现 (19)
              ──布施波罗蜜
陈柏达著

《增壹阿含经》的第三十七卷说:布施财物时,应注意下列八件事:

(一)随着适当的时机布施。

(二)以新鲜洁雅的财物布施,而不布施污垢肮脏的东西。

(三)双手亲自奉施,而不指使别人。

(四)常发布施的誓愿,而没有傲慢心。

(五)为了度脱众生而布施,不希望回报。

(六)为了达到圆满的涅槃境界而布施,不求人天福报。

(七)先布施良好的福田,而不布施顽劣的对象。

(八)将布施的功德,回向众生,而不占为己有。

《瑜伽师地论》的第三十九卷说:“未经同意,不得以他人的财物布施。不可自行媒媾,以别人的妻妾布施。不要以有虫的饮食等物品布施。”……“菩萨布施时不会计较果报,不会为了世间的名利和称誉而布施,不因受者会报恩而布施,不为了受敬重和供养而布施。他不以狭劣的心态去行布施──纵使财物少,他布施的心胸仍然很宽阔,何况当他拥有很多财物时,怎么不会发大心呢?”

《瑜伽师地论》的第三十九卷又说:“善人布施有五种特征:以净信心行布施、恭敬地布施、亲手布施、应时(适时)地布施、不损恼他人而行布施。”

千万不要为了请客、祭祀、祈福而杀生,例如《杂阿含经》的第四卷记载:长身长者绑着许多牛羊,准备杀生举行大拜拜和大请客,佛陀说:“杀生布施不但得不到福报,反而背了一生的罪业。应供养三种火才可以得到福报和快乐。第一是根本火──我们是由父母所生,所以父母是我们的根本,我们应当以合法的方式赚得钱财,供养父母。第二是居家火──供养妻子儿女亲属等。第三是福田火──供养出家师父和修道人等调伏贪爱、憎恨和愚痴的人。要消灭贪爱、憎恨和愚痴这三种火,才能解脱苦恼。”长身长者听了佛陀的话,知见正确了,不但把牛羊都放了,而且自己受三皈依,设素菜供养佛陀和众僧。

《法句譬喻经》第二卷记载:从前有一位国王名叫做惒黑,没有遇见圣贤的教化,全国都信奉外道邪教。有一天皇太后生了重病,各处求医问卜,经过了一年,毫无起色。惒黑王就召集了国内两百位婆罗门,问他们说皇太后为什么生病。那些婆罗门回答:“皇太后因数星宿错乱、阴阳不调,所以才生了病!”国王又问:“怎样才能治好她的病呢?”婆罗门回答:“必须在城外找一块洁净的平地,并且杀死一个童子和一百头种类不同的畜生,祭祀天神!皇上亲临祭坛跪拜,并且为皇太后向天神请命,她的病就会痊愈!”国王照办了,派人驱赶了童子、象、马、牛、羊等百兽走出东门,朝向祭坛,沿途哭泣悲哮的声音传得很远。佛陀怜愍国王的愚痴,立刻率领北上赶到现场。国王看见佛陀庄严的相貌和光明,以及人民敬爱佛陀的情况,他就礼拜佛陀,并且把他杀生祭祀祈福的构想告诉佛陀,佛陀说:“想要收粮食,就应当勤于耕种。想要致富就应当广行布施。想要长寿,就应当实行慈悲。想要得到智慧,就应当勤于学习。行善才能得到快乐的果报。你们杀生而求延寿,不合因果法则。杀生违反上天的好生之德,不但无法延寿,反而会短命。”于是说了一首偈子:

若人寿百岁 勤事天下神

以象马祭祀 不如行一慈

佛陀又放光明,使苦难的众生得到欢喜。国王听了以后即证得初圣果,皇太后听了心情愉快,病也逐渐减轻了。那两百位婆罗门都以惭愧心忏悔过失,并请求佛陀收留他们为弟子。从此以后,国王以“人饥已饥,人溺已溺”的心去推行仁政,爱民如子,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百姓不造诸恶,寿命也普遍延长了。(参见《度无极经》第三卷)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