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圆满生命的实现 (76)
              ──布施波罗蜜
陈柏达著

《大品般若经》有一段经文说明了菩萨看见小乘的人布施而生随喜心,菩萨的随喜功德胜过小乘人的布施功德,其道理和秘诀在哪里呢?因为小乘的人布施只为了自己的解脱,菩萨随喜的心量无限广大,而且能将随喜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而不占为己有。现在我们就来仔细体会《大般若经》第五百七十九卷的这段文字:

假如十方无量无数无边世界的所有众生,为了证得阿罗汉果,经过恒河沙数那么多的大劫,以各种财物布施无量无数的众生或小乘圣人,他们所得到的福德实在无量无边而不可思议!有一位大菩萨看见那些众生在布施,心里想:“他们布施的福德,我都随喜!”那位大菩萨又将他随喜的福德,普遍布施给十方所有的众生,而且愿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解脱恶道和生死,让还没有发心追求无上佛慧的众生早日发心,让已经发心追求无上佛慧的众生能永不退转,让追求无上佛慧已经不退转的众生,疾速圆满佛的一切种智。那位大菩萨由于这种随喜和回向的福德,将能很快地圆满一切种智。那位大菩萨随喜和回向所得到的福德善根,胜过前面那些众生布施所得福德的百倍、千倍、用到无数多倍。菩萨所有随喜和回向的心最广大,超越和胜过世间各种众生修行布施所得的福德,这是菩萨的方便善巧,他虽然只费了很少的功夫就获得无量的福德。

假使十方无量无数无边世界的所有众生,经过了恒河沙数的大劫,以无量无数的财物供养诸佛和比丘僧,他们因此获得无量的福。有一位大菩萨对他们布施所得到的福德产生由衷的随喜心。他想:“那些众生对于真正清净的福田这么恭敬地供养,身心一点都不感到厌倦,真是善哉(好极了)!我对于他们的福德深生随喜!”那位大菩萨由于随喜所产生的福德,比起十方世界所有众生布施财物供养佛僧的福德,还要胜过百倍、千倍,甚至无数多倍。那位菩萨随喜的心,超过世间人行布施所得的福德。譬如四大洲内所有珠宝和火药的光虽然能够产生照明的作用,可是却都为月光所映蔽了。十方世界的所有众生行布施所得到的福德,都被菩萨随喜的心所引发的善根所映蔽了。又譬如四大洲所有的光明都被日光所映蔽了,十方世界所有众生布施的福德,也是都被菩萨随喜的善根所映蔽了。……所以想要证得无上的智慧,对于一切众生所做的功德就应当深生随喜心。……为什么菩萨随喜能产生这么大的福德呢?因为他的心量无限广大,对于自己的善根和福德不会占为己有,而且能把善根布施给十方世界所有的众生,希望他们都能离苦得乐。……再者,菩萨的志向很高,而且意志专一,他把所有的善根福德都回向圆满的佛智。再者,菩萨时时随喜众生的善举,所以他的随喜能达到纯熟而没有执著的境界。他虽然随喜众生的善根,并将福德回向给所有的众生,可是他对于福德和众生都不执著,他虽然愿众生解脱恶道和生死苦,可是对于恶道和生死都没有执著;他虽然愿意摄受众生,使他们发无上的道心,可是对于发心都没有执著,虽然愿摄受众生对于无上道心永不退转,可是对于这不退的果位却没有执著,虽然他发愿摄受众生圆满菩萨行、疾得一切种智,可是对于佛的圆满境界并不执著;他自己虽然发愿证得一切种智,可是对这种智慧并没有执著。因为无所执著,所以能使其他众生获得殊胜的利益和安乐,自己也可以疾速证得无上智慧。没有执著的心和无上智慧是相应的!

许多经论无不强调心的重要性,例如:

《六祖坛经》说:“一切福田,都离开不了心地。”又说:“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自性本不生灭,自性本自具足,自性本无动摇,自性能生万法。……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行由品〉第一)

《佛遗教经》说:“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自爱经》说:“心是一切法的根本。心是善恶的主人。起了恶念,会受苦报。起了善念,就有福报。”

《华严经》的第十九卷说:“心念就像精于绘画的师傅,能够画出各种世间百态。物质和感受、思想和意识没有一样不是心造出来的。”(<升夜摩天宫品>)

《禅门经》:“从外境和名相上去求,经历多劫,仍不能成道。假如能反观心性,不消多久的功夫,就可以证得大智慧。”

《顿悟入道要门论》说:“要想解脱一切苦恼,就必须明白苦恼的根本。如果不明白心性的道理,而一味向外弛求,只是白费工夫,辛劳而又无济于事。”

《般泥洹经》的上卷说:“心使人升天、作人或成为鬼神、畜生、地狱等。这一切都是心造成的。”

《正法念处经》的第二十品说:“心能造作一切行为和业力。由于心念才有各种不同的果报。心是投生的根源。心是解脱和束缚的根本。为善得到自由和快乐,造恶就沉沦遭殃。”

《佛名经》说:“罪过是由心中生产的,要消灭罪过还是要从心上下功夫。我们应知道善恶及一切境界,都是来自内心。”

上面这几段经文都是告诉我们:心是万法的根本。修行应从心性下功夫,而不可在外境和名相上打转。如果我们能够对于一切外境都不执著,就不会被利益、衰损、毁谤、美誉、称赞、讥笑、痛苦和快乐这八种风所吹动。心一宁静就会引发无量的福德、智慧、神通和不可思议的潜能。

就一般初学的人来说,要他“对境无心”和“不起妄念”是做不到的。所以佛陀教我们先要学习禅定把精神专一,并且时常行善,念念为众生着想。习禅定可以开智慧,修善行可以培福,合起来就是“福慧双修”。习禅定可以自利,修善行可以利他,合起来就是“自他两利”。圆满的境界是无论何时何地,心都常在定中,而且又可利益众生。不像小乘的罗汉只有入了定才有六神通,出了定就没有六神通。入了定则不能说法利益众生,出了定才会说法。(详阅《大智度论》第二十六卷)佛陀无论行住坐卧总是常在定中,永远没有散乱心。处处表现利益众生的行为而心中一尘不染,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不执著任何名相。简而言之,清净心就是离一切相而行一切善。

要达到不执著善相的境界,一定要时常行善,行善久了,功夫成熟,才可以进入“行善而不执著善相”的完美境界。如果不行善而一开始就要达到不执著善相,那是永远办不到的。《大宝积经》就曾举射箭为例,告诉我们:射箭要达到无心(不加思索)而就百发百中的境界,必先专心学习射箭的规则和技巧,而且还要勤于练习,最后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拿起弓箭,不必思考,只要箭一射出就一定能百发百中。由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明白:要达到清净圆觉的境界,除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外,还需要勤修禅定。因为禅定可以调伏烦恼,保护善根不受躁动的杂念所破坏。所以古德说:

若人静坐须臾顷,胜造恒沙七宝塔,

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静心成正觉。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