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原始佛教(一一一)

直视无我的真理 ①

无明就是我见

(阿姜苏美多 著 释自霁 译)

佛教修法特点在无我。以对结构的观照如四谛和十二因缘的型态,来改变思惟习惯。

目的在帮助我们看破并放下一切的执着态度,放下因执着而产生有这个自我的幻觉。

依此修学,就能真正看到:苦难与不幸是因为我们在妄相上妄认有“我”而产生的。

佛法对“无我”的观照

佛教的修法特点在无我──体证无自性。以对结构的观照,如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特殊型态,来改变思惟的习惯。从自性见──视灵魂与“我”为绝对,到无我──无自性。

问题出在“无我”这个词,听起来好像是泯灭性的,是吗?而且佛教吓唬人的是:一旦成为佛教徒就非得站在“无我”和“没有灵魂”这个绝对的立场上不可。不喜欢上帝和嫌憎基督教的人,可能会成为佛教徒,因为他们对上帝、灵魂、原罪、罪恶心存芥蒂。他们真希望佛教是一种无神论的哲学,彻底地排拒全面基督信仰的经验。但真相并不是这样,佛教既不是无神论,也不是虚无论,佛陀非常谨慎地避免这样极端的立场。

佛陀的教法是个结构非常巧妙且严谨的心理学,它的目的在帮助我们看破并放下一切的执着态度──由无明、恐惧、与欲望所引生的,放下因执着而产生有这个自我的幻觉。从过去的2530年来,佛教之所以依然存在且保有它的纯净,原因就在于它的方法十分地明确──有依戒律而生活的僧团,有教法的指导。

如果我们依此正确地修学,就能开始真正看到:苦难与不幸是因为我们在妄相上妄认有“我”而产生的。但是我们并非要创立另一个没有任何自我的妄想,重点不在从“有我”的妄想转成“无我”的妄想,而是去审察、内观并产生观智,直到不可思议的真理被体证出来。我们每个人都得为自己去体悟这个真理。

以“教义”而非“主观”来诠释经验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我们所经验的并非完全相同。我们有不同的记忆、经验、性向和习惯,但是总要把这无尽的差异回扣到教法上,如此才不会老落在纯主观的诠释上。为了能够以较宽广于个人主观性的背景脉络,去跟经验沟通,并了解它,我们把教法应用到我们的经验上。

通常,当人们过于主观地诠释其个人的宗教经验,他们的修行便走岔了。这些经验没有放在一种可以彼此相互沟通的形式上,他们变成了独特的个人性经验而非普遍性的体会。正如过去基督教诺斯替派的例子,最终还是以各种非常奇怪、主观的方式诠释神秘经验。每个诺斯替派教徒都有他自己的论点,因此,罗马天主教庭当时宣布:“这是颠倒的!”并全面禁止。

但是佛陀建立了一个整体的思惟与表达其教法的方式,直至今日还完全相同。我们并不为了配合个人的经验而来改变或扭曲它,而是以教义来衡量我们的经验,因为这些教义非常完善,实际上它无所不包。

被忽略的“法”

在思惟观察十二因缘的过程,我们会逐渐同意这些名相如何与禅观经验相连结。当你初次读到十二因缘,你完全不知所云,无明缘行,行缘识……等等,这有什么了不起?它是什么意思啊?你想象那铁定非常深奥,可能得花上一辈子的时间来研读巴利文才能了解,因此你索性将它束之高阁。

在佛教圈子里,四圣谛可能被忽略掉,“喔,对,它是根本教义。好了……现在让我们继续探讨真正高深的中观。”或“道元禅师怎么说的?”或“密勒日巴简直太棒了,不是吗?”然后你会想:“苦、苦集、苦灭、苦灭道。哦,那些我们已经知道了,现在让我们进入真正的实质。”

因此,四圣谛有变成表面信仰的趋向,人们不探究、不修炼它们,因为它们并不太有趣,是吗?“苦、苦集、苦灭、苦灭道”不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法,因为它讲的是修行,不是鼓舞性的法。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修炼它──因为那种特别的思惟,以及内观方式,在心理学上是有根据的。(摘自《香光庄严》81期)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