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原始佛教(九十七)
栽培自己 ③

从“忍度”说起

忍的功夫如何做到?

每个人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讲话,忍的工夫要如何做到?修忍的工夫,第一个是用智慧的眼去观照。忍最主要是对治不忍的烦恼──“爱生气”。古董花瓶被打破,已经够难过了,还被指责为不讲人道!听到那一句话,会不会生烦恼?但是,生恼只会让问题更加复杂。在比丘尼戒也有类似的例子。假使有比丘尼受委屈,发之身口的行动,捶胸顿足、哭闹,净说些有的没的,这是犯威仪的。

做为一个佛陀的弟子,不管是出家、在家,在处理世间事件之前,先要有能力处理自己的烦恼、情绪。错在自己,则改之;错在对方,毋需以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也不要丑化别人,自己不要瞋恨、忿怒。在复杂的时代潮流中,社会的变动加剧,价值紊乱,急躁无济于事;要有般若智慧的眼目,先学习让自己不要烦恼、生气,这就是修行。

难忍能忍,如何做到?

但是,难忍能忍,如何做到?有理才能说忍。理的基础在归纳与分析,这只在内心沉静、沉淀时才做得到。曾听人说:“师父,我脾气很坏耶!”我说:“这么说,是要大家忍耐你的坏脾气吗?”有理才能忍,如果连理都站不住,坏脾气的情绪,有何立足之地?一切都谈不上。也有人说理直气壮,只有理直,才能站得住,但是,修行要修慈悲,切忌得理不饶人。如《慈经》所说:“我希望他平安!希望每一个人平安。”如此,自己的身心是安定的,对众生也是平等对待的。这是“众生忍”。

无生法忍

另一种忍叫“无生法忍”。念佛法门的回向偈:“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华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其中的无生法忍,是修忍的另一个层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修行的成就是证悟无生,这在现世学佛、修行、用功,是可以达到的。修到无生法忍,就已是成圣、成贤,如果从证果的阶位来说,至少在初果以上。“无生”是不生、不灭,离有、无二边,通达常、非常,空、非空,有为、无为的障碍,于“无生”的法不动不退,即是证“无生法忍”。 如何通达“无生”?体解、彻悟“诸法非实”就能证无生。例如舍利弗发心修菩萨行。一天,有人向舍利弗乞求眼珠,要去合药让妈妈治病,舍利弗给他右眼,他说:“不对!妈妈说要左眼才对。”舍利弗又把左眼挖给他,没想到对方闻了之后,说味道腥,竟将眼球丢在地上用脚踩一踩。菩萨道真是难行,眼睛给了,对方还嫌腥。人心是善变的,世间是无常的,“无生法忍”是对无常世间的接受心境。

以上说的忍是:众生忍、无生法忍。

忍的三种分类

忍的巴利语音译为“羼提”,意思是堪忍、忍许、安忍,就是不忿怒,不结怨,不怀恶仇,没有害自己的身命。忍辱的种类分为三种: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谛察法忍。谛察法忍,即上述“无生法忍”。三种忍的分类,着重了堪忍、安忍的一面。

耐怨害忍

忍受怨害,如被刀杖、挟怨、诬告、诽谤、伤害等。这是一般理解的忍,是对敌对、责备、伤害、侮辱、或伤害我们利养名声的容忍。

安受苦忍

忍耐世间各种苦。这又可以分成三类对象:从无情、有情乃至自身的苦恼。

从无情物来的烦恼

台风、地震、龙卷风、火山、海啸、寒暑,大自然的各种现象是我们无法选择的。天寒、天雨、地震、海啸,人在面对自然的现象,已经尽量想办法适应。这无情的世间,人活在其中,当天灾发生时,更凸显了人的渺小、单薄与孤独。要学习谦虚,要互助支持,这更见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温暖、慈悲与支持。生、老、病、死固然是自然循环,学习接受、面对、处理,先让身心自在、看破,也要能看到还有很多力量一直在相互支持着。

从有情来的烦恼

有情众生共有六道。佛法的重点在有情,有情的重点在人界。忍是对有情众生的接受、对动物的接受、对人的接受,这都是考验。例如:养宠物但又弃养,也是考验。从人身来说,爱有别离、怨憎相会,都是考验。

从自身来的烦恼

自身发生的烦恼不一而足,就是耐不住。例如打坐,坐到身心烦躁,还问自己为什么坐在这里;修定只有十五分钟,连诵经时内在也有很多语言,如此不安。这不是别人的问题,正是自己。要给自己多一点的内观,看清身心的实相。

修行就从接受、面对、安顿开始。打坐、拜佛、经行很好,同时内观自己的身心五蕴。外面的容易处理;内在最难处理。对自己慈悲一点,多一点点的接受、面对、安顿,这要学习。

谛察法忍

“法”即是缘起法,即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凡夫在世间要抓住什么,却什么也抓不住。如果能安心在无常法上,任它生住异灭、成住坏空,心在生、老、病、死的过程中,一直保持慈悲的、肯定的,真正的体悟它。能如此,若是在圣人的境界,至少是初果;在西方极乐世界,即是花开见佛。看待世间,并不是忍气吞声的对立,而是要有超越的智慧,是全然的安住、面对。这才是“忍度”。

(摘自《香光庄严》第94期 释悟因)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