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空观开示(6-1)(总第18)

────────────────────

傅味琴 讲于 2001.4.13

修行的基础在空上,将来的成就也在空上

提要:
 ·修行的基础在空上,将来的成就也在空上
 ·空则身心调柔,调柔了才能成器
 ·佛调伏众生的方法就是戒定慧
 ·注重威仪是调柔身心的方法
 ·培养修行人的耐心就能把粗心调细

学修空观~然欲得此利益,务必学修空观,空则身心调柔,空则轻安,空则转四大

修行的基础在空上,将来的成就也在空上

今天继续讲空观。“然欲得此利益,务必学修空观。”我们要在禅定中获得利益,无论是调柔身心、生起喜触轻安、引发神通前相、治疗疾病乃至开发根本智,一定要学修空观,修行打基础也在空上,将来的成就也在空上。从空到空。假如一个人样样放不下,烦恼也没有空掉,世俗心没有空,什么成就也不会有。要想空得先学理论,还要去实修。具体的修法都在禅定里。

空则身心调柔,调柔了才能成器

空则身心调柔,空则轻安,空则通,空则转四大”,空了你身心才会调柔。戒定慧的目的就是为了身心调柔,调柔了方才能成器。不调柔不行,勉强的东西都不好,容易坏。比如烙饼,你不下功夫把面粉揉得很软,做出来的饼就不好吃,硬梆梆的。你们都吃过年糕。现在是用机器做年糕,又快又方便,可是大家还是喜欢人工做出来的。人用两只手把面粉揉得很熟很熟,又柔又细滑,那样做出来的年糕就好吃。机器到底是机器,没有感觉的,人在揉面粉的时候他两只手有感觉,能知道揉的功夫到家了没有。再比如做陶器瓷器,你也要把坯泥调得很柔,否则送到火里去烧,容易裂开来。驯马也是这样,野马要变成良马,就要把马的野性调伏,要调得它很听话,这匹马才能做供献,否则它的野性一发作就起破坏作用。人为什么能调伏野马?不是因为人的气力比马大,是人的智慧比马大。人用智慧对马进行种种的调伏。

佛调伏众生的方法就是戒定慧

众生也是这样,尤其是南洲众生,脾气刚强,难调难伏。佛称为调御丈夫或者叫调御师,专门调伏众生的野性。我们作为佛的弟子,要接受佛对我们的调伏。佛调伏众生的方法就是戒定慧。你受了戒不准犯戒,犯戒下地狱。佛是如实而说,你根据戒条去修行,这就是调伏,所以戒又称调伏戒。禅定也是调伏你心里的烦恼习气,止住你种种动摇不定,使你能安定下来。慧呢,使你明白一个人要细,不要粗。粗野的人没有好结果,一时的任性最后吃亏的还是你。《薛刚反唐》的历史故事里说,薛刚看到仇人的儿子,就把他从马上拉下来,一拳打死,结果被满门抄斩,连小孩子也杀了,这是封建王朝最重的一条法令。那些被砍头的眷属,可没有叫他闯这个祸,所以粗暴一点好处也没有。

注重威仪是调柔身心的方法

身要调柔,心更要调柔。注重威仪这是调柔的一个方法,身子动作不要太快,要稳重一点,文雅一点,尤其是出家人,走路要缓缓地走,除非是有紧要的事情,那么可以加快一点脚步,而且不能摇动得太厉害。真正威仪好的人,走路即使快也不摇的,就像一股风那样。

培养修行人的耐心就能把粗心调细

听说从前大寺庙里的小和尚就有这样的功夫,人虽然忙,穿来穿去的,身子却不动摇。他们那里运用种种方法调柔他的心,不一定完全叫他打坐,还有别的方法。比如说供灯要供很多,灯是铜做的,中间有个孔孔,灯芯就插在这个孔孔里。灯芯不完全是棉花,棉花太软要倒下来,也插不进去。它里边是一根削得很细的竹签,棉花铺匀了,卷起来。所以小和尚整天就在卷灯芯,利用这种工作,无形中培养了他的耐心,就起了调柔作用。有耐心的人心就细了,没耐心的人心就粗。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