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经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戒定慧三学必须都要修,
循序渐进,就像泥土放在模型里,决定成器
提要:
·戒与《菩提道次第》是修定的必备资粮
·戒定慧三学必须配合好,才能发生各自妙用
·不修定,没有修持,所学的佛法就成了佛教文化
·没有定力,遇到世俗五欲的境,仍会随境飘
·不持戒去修定,容易走邪路,出魔障
·不持戒,修定虽偶得境界,于修行成就,无济于事
·没有定力,持戒不能持久,很容易犯戒
·戒定慧三学必须都要修,循序渐进,就像泥土放在模型里,决定成器
戒与《菩提道次第》是修定的必备资粮
“此书所列,即二者所不摄之一切习定必具之资粮也。”所以戒跟《菩提道次第》是我们修行禅定的必须具备的资粮。下面讲一讲戒定慧三学的关系,因为时间关系,我就快一点。
戒定慧三学必须配合好,才能发生各自妙用
“戒定慧三学如手五指,但有一指,不能取物”,好比一只手五个指头,如果你光是一个指头,你不能拿东西。比如你光学戒,不修禅定,也不听法,就是一只指头。“五指骈生,亦不能取物”,五个指头并在一起,分也分不开,你也不能拿东西。“必相得益彰”,要配合好,“始各成其妙用”。每个指头都会发挥它的妙用。就是说戒定慧全要,而且要配合好。配合好了,戒会发生戒的妙用,定会发生定的妙用,慧会发生慧的妙用,这三者一个也不能少。
不修定,没有修持,所学的佛法就成了佛教文化
“无定之慧,是为世智”,你不修定,你即使有智慧,这个跟修行没关系,这是世间上的智慧,所以千万不要把听佛法学佛法当作世间学问来学。如果你不修禅定,你所听到的法,就等于是佛教文化,因为你没有修持。
没有定力,遇到世俗五欲的境,仍会随境飘
“遇境随缘,颠倒不免”,如果你不修禅定,你学的慧变了世间上文化,懂嘛懂的,遇到境了你就难免要颠倒,因为你没有定力,随境飘。外面世俗环境、繁华世界五欲享受,吸引力很强的,你一吸引过去就颠倒了。
不持戒去修定,容易走邪路,出魔障
“无戒之定,易入歧途,魔障横生,危难甚多。”假如你光修定不持戒──你们有的同学受过五戒了,赶快要修好五戒。千万不要学儒教,因为儒教不持五戒的,儒教是杀盗淫妄酒全干的。你们还没有受五戒的呢,我讲法的时候,总是围绕着五戒讲的,你这些坏事就别干了。很简单,记也记得牢,你只要不干这五件坏事,你就没有罪过。不要杀生、不要偷盗、不要搞邪淫、不要说假话、不要喝酒,所以受戒也好,不受戒也好,你照这五句话去做到就行了。如果你连这五个都做不到,你修定啊,容易走邪路,容易走到歧途上去了。你一走上歧途,魔障横生啊,有很多人都出魔障,为什么?因为他不持戒。
不持戒,修定虽偶得境界,
于修行成就,无济于事
“偶得境界,亦如蠹牙穿木,偶成文字”,即使你修修定,偶然得到点境界了,这点境界就像什么呢?能海上师说个比喻:好像一条蛀虫在木头里边,拐来拐去,它一边咬一边钻,就钻出许多凹凹了。从前四川有人劈木头,劈出来看到,蛀虫蛀出四个字,很像“天下太平”,所以那个时候就传开去了。能海上师说,“这是碰巧。”蛀虫能懂文字嘛?蛀虫能懂什么叫“天下太平”啊?说到底,蛀虫如果它不投人身的话,仍然是虫。哪怕蛀虫东钻钻西钻钻,东咬一口,西咬一口,咬到后来,把这个木头咬穿了,穿出来了,叫“横穿”,还是一条虫。哪有贪这么个便宜的,好像佛法都用不着了。
“于得于失,无济于事”,你这样修行,即使你得到了些境界,也无济于事,即使你失去了,也无济于事,就像闹着玩了,上海人叫做“没事干想想”。
没有定力,持戒不能持久,很容易犯戒
“无定之戒,一暴十寒”,假如你不修禅定,持戒持得好,可是你没有定力,你很容易一暴十寒啊,持不下去,遇到境啊,很容易犯戒。
“始勤终怠”,开头很精进啊,可是慢慢力量不够,经常起烦恼,懒惰了,“不能持久”。
戒定慧三学必须都要修,
循序渐进,就像泥土放在模型里,决定成器
所以“必三学俱修”,就是戒定慧三学都要修,“循序渐进”,要按照秩序逐渐逐渐往前进。“则如土就型”,就好像一个泥土放到模型里,“决定成器”,那么决定能够做成一个器具,“楷模既具,型式无乖也”,楷模已经具备了,模式就没有错了。
那么今天就讲到这儿。实际上,今天给你们新同学补一点课,今天补完了,那么下一次就是后天,要给你们讲新课了,现在就回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