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行善,一方面要断烦恼,这样的善,就叫出世间善
我们今天继续讲“未生善令生”,我们佛弟子行善,要做得比世间上人更好、更圆满、更彻底。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世间上人的行善漏洞百出,我们佛弟子的行善也会漏洞百出,往往会好心办坏事,表面上做了点好事,结果埋下了今后痛苦的种子。要帮助世间上人行善提高水平,我们自己更应该要提高水平。不是行善会害人,而是你的愚蠢会害人。世间上人都是很愚痴的,而这个愚痴本身就是包含了贪瞋,贪瞋合起来就是愚痴。我们学菩萨道,行出世间善,我们这个行善是把痛苦的根子连根拔掉,那就是要断烦恼。我们一方面要行善,一方面要断自己烦恼,要在断自己烦恼的基础上去行善。如果我们的行善能够发挥断烦恼的作用,这个行善就叫出世间善。
世间法皆有漏,只有出世法才是无漏法,能给众生利益,而不带着痛苦的因素
所以这儿说,“谓修出世间善,六度四摄,具慈悲心。”世间上人行善也是有慈悲心,不过他这个慈悲心是不彻底、不究竟、不圆满的,而我们出世来行善就能够做到彻底、究竟、圆满。其实我们修行就是修智慧圆满、悲心圆满,就是修这个。一切世间法都是有漏洞的,如果不弥补这个漏洞,始终是不可能圆满的。如果能够弥补这个漏洞,有漏法就成为无漏法。而佛法就是无漏法。只有出世法才是无漏法,只有出世法才是完全给众生利益,而不带着痛苦的因素。
六度四摄是出世间善,大菩萨都是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的
可以想到一个问题,我们一般总是这么认为:修出离法,那是一种出世法,而菩萨法呢是一种入世的法,就是在世间上,跟众生相处的生活里去度众生。那么这里又把六度四摄说成出世善,怎么理解呢?其实,菩萨法,拿大菩萨的境界来说,都是不入三界,也不出三界的。三界就是世间,欲界、色界、无色界,包括人和天界都称世间,因为他们都有生死,都有烦恼,有生死有烦恼都称世间。断了烦恼,了脱生死,这才叫出世间。
为了度众生,菩萨不离开世间,可是菩萨不进入世间的烦恼,所以是不入世间
一个修菩萨道的人,他即使在断自己烦恼,即使他走的是出世间路,但是他不离开世间,为什么不离开世间?因为他在人世间度众生。可是他不离开世间,又不进入世间的烦恼。因为目的不同,凡夫众生留恋世间上,他是发挥自己的烦恼,以追求名利享受,以及种种烦恼的满足,包括傲慢,以这个为他的欲望。可是菩萨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他在人世间,他根本不追求这些,所以他不进入世间的烦恼里,所以叫不入世间、不入三界。可是他又跟阿罗汉不一样,阿罗汉证了阿罗汉果了,他进入涅槃了,他到了彼岸了,他就不再进入世间了,可是菩萨不是这样,即使他到了彼岸,他仍然回过来,回到此岸来度众生,这叫倒驾慈航,所以目的不一样。
在世间上行出世善,带动世间上的人走出世间的道路,这就是菩萨的工作
这一点大家明白了,就可以明白我们所说的出世善:我们在世间上行出世善,带动世间上的人走出世间的道路。好比一个医生,他上班进医院干什么?他为病人看病啊,可是他不留在医院里,下班了,他就走了。医院里的病人就不一样,他住在医院里,要病好了才出院。医生到医院里为病人看病,他没有痛苦,病人住在医院里有痛苦。医生的目的是去看病,看了病以后,让病人也出医院,是这个目的啊。所以我们行菩萨道,在人世间行出世善,目的是什么?让这些众生病好了,也出世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