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首页 > 佛学禅定 > 定学开导

定学开导(59-1)(总第442)

────────────────────────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10.7.15

没有出离法的基础,所谓的大乘就成了哄热闹

提要:

  • 四摄法摄受众生的目的,是以出世法来度众生出生死流转

  • 苦都从烦恼来,不断烦恼,只求人天福报,非但断不了苦,福气享完,还会下三恶道

  • 释迦佛成佛后鹿野苑度五比丘,讲的是出世间的苦集灭道四谛法

  • 没有出离法的基础,所谓的大乘就成了哄热闹

  • 布施是人天乘法,布施波罗蜜才是菩萨法

  • 不度众生却忙着赚钞票,这样的“兴旺”已经失去了佛教的气味

四摄法摄受众生的目的,是以出世法来度众生出生死流转

四摄法,第一个是布施,第二个是爱语,第三个是利行,第四个是同事。四摄法是为了摄受众生,摄受众生的目的是以出世法来度众生。出世法到底修什么?就是修断烦恼。如果不断烦恼,永远在生死里流转。有生死就叫世间,出世间就没有生死,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就是永远不死,所以佛法又称为“不死的药”。

苦都从烦恼来,不断烦恼,只求人天福报,非但断不了苦,福气享完,还会下三恶道

人生一切的苦,包括六道众生所有的苦都从烦恼来。作为一个佛弟子,哪怕你在佛门里忙忙碌碌,如果不断烦恼,你永远是苦。现在末法时期,“佛弟子修行要断烦恼”这种话在佛门里很少听到了,一般都是求福报,将来福气大了,赚钱就多了,环境就好了,就可以享受啦,一般都是这样。如果我们走上这条路,非但断不了烦恼,断不了苦,而且在地狱里种下了五条根,等到福气一享完,决定下地狱,佛说“人间妙五欲,地狱五条根”嘛。

释迦佛成佛后鹿野苑度五比丘,讲的是出世间的苦集灭道四谛法

所以如果我们度众生,光是叫众生培福,将来福气大可以享福,这不是佛教的大方向,这个方向就错了。释迦佛成佛度众生,是以出世法度众生,所以释迦佛当年菩提树下成道,到鹿野苑度五比丘证阿罗汉果,出离生死苦海,讲的是苦集灭道四谛法,四谛法就是出世法。你修了出世法,断了烦恼,证阿罗汉果了,就称为“圣者”,所以四谛法又称为“四圣谛”。所以这是一个根本法,非常非常重要。

没有出离法的基础,所谓的大乘就成了哄热闹

虽然现在已经到了末法时期,可是真正说起来还只是末法的初期,并没有到末法的后期啊。可惜的是,我二十二岁进佛门,我一进佛门就喜欢听经,可是很少听到有法师讲四谛法。中国是大乘佛教,我年轻时候经常听到法师讲六波罗蜜、六度万行,可是听不到讲出世法的四谛法。所以一般居士虽然有听法,可是并没有在修六波罗蜜,六波罗蜜也变成培福了,也不成为一个大乘法了,变成了人天法了,大乘法变了人天乘的哄哄热闹,这是从性质上改变。

布施是人天乘法,布施波罗蜜才是菩萨法

比如说布施不是出离法,也不是大乘佛教,布施是人天乘法,布施波罗蜜才是菩萨法,所以布施跟布施波罗蜜不同的。如果你是修布施波罗蜜,你怎么能去追求福报呢?波罗蜜的意思是彻底、究竟,你去追求一切有,你能彻底究竟吗?你只有什么都空光才能彻底、究竟。

不度众生却忙着赚钞票,这样的“兴旺”已经失去了佛教的气味

可是我在佛门几十年——当然我二十二岁进佛门还是在解放初期,跟现在比,二十二岁时的佛教没有像现在这样兴旺,可是还能闻到佛教的气味。现在看起来,有些寺院是很兴旺,可是已经变了味道。我二十二岁进佛门,从来没有一个寺院是卖门票的,现在不但卖门票,还要排队,门票还要涨价,已经不一样了,过去是度众生,现在是赚钞票。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