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首页 > 佛学禅定 > 定学开导

定学开导(68-3) (总第542)

────────────────────────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10.8.4

把自己的一切全部供养给佛教事业,
尽我所有作供献,这才是大乘

提要:

  • 发不起心的人,要心有惭愧

  • 常住的功德说不尽,振兴释迦佛的事业、弘法度众生、令正法久住,都要靠常住

  • 四摄法是行菩萨道时,四种摄持众生的方法

  • 把自己的一切全部供养给佛教事业,尽我所有作供献,这才是大乘

  • 因为喜欢听闻正法、亲近善知识,心里欢喜,就不会在佛门里闹矛盾

  • 讲的法没有错,自身却不断烦恼,尽在佛门里闹矛盾,这是人的问题,不是法的问题

发不起心的人,要心有惭愧

还有的人,发心嘛也发心,也不想辜负护法的希望,可是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等我回去以后,我安顿好了,我就来常住。”这是第二种。

还有一种嘛,来了以后,根本就不想常住,连小住稍微长一点他也不肯,“来了就来了嘛,还要叫我发什么心。”来了就来了,听了法嘛就听了,想回去嘛就回去了,是有这种人,那就让护法很失望啊。对这种人护法也没有办法,因为他们是佛教的护法神,他不会处罚你的,你不必害怕,但希望你心有惭愧。

常住的功德说不尽,振兴释迦佛的事业、弘法度众生、令正法久住,都要靠常住

常住的“常”不是长短的“长”,是恒常的“常”,要有相当的毅力,要有坚强的意志,才常得下去。长短的“长”,是有时间性的,恒常的“常”,没有时间性的,是一直下去的。振兴释迦佛的事业,要靠常住来主持的,还是要靠常住来作为主人,真正弘法度众生,让佛法一代一代传下去,靠的还是常住。我们也不说多,就凭刚才说的这一点,可想而知,常住的功德是没有办法说清楚的。

四摄法是行菩萨道时,四种摄持众生的方法

今天继续给大家讲四摄法。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就是这四种。这是菩萨办菩萨事业、行菩萨道的时候,四种摄持众生的办法。我们学的都是大乘佛教,我们今天虽然称不上行菩萨道,至少在学习吧,在学习菩萨伟大的行为吧,所以这四摄法我们都要去做。

把自己的一切全部供养给佛教事业,尽我所有作供献,这才是大乘

拿我们来说,我们都发了这样的菩提心:把自己的一切全部供养给佛教事业,这是我们佛弟子应该做的。还没有做到的,也要自己发心,逐步逐步做到。经书上就有这句话:尽我所有作供献,这才叫大乘佛教。你假如做不到,但是你发心想做到,这也好,也算你在发心、在学习、在努力,要不然你就称不上大乘。佛法里的一切全有标准的,譬如拿阿罗汉来说,也有标准的:烦恼断尽,生死了脱,达到这个标准,才能称阿罗汉。大乘修菩萨法也有标准,菩萨要度众生也有标准的。

因为喜欢听闻正法、亲近善知识,心里欢喜,就不会在佛门里闹矛盾

我二十二岁进佛门,那个时候我是什么也不知道的,我就是很喜欢听经,很喜欢亲近善知识,我就是有这两个特点。耳朵里听到什么,当然也受影响。大乘经典讲大乘佛法,总是离不开经文,所谓菩提心啊、行菩萨道啊、六度万行啊,这些我进佛门以后经常听到的。所以我进佛门是非常欢喜,多少年来从来没有跟一个佛门里的人闹过矛盾,为什么我能做到呢?因为听闻佛法、亲近善知识,是我最欢喜的事情,那我怎么会跟他们闹矛盾呢?心里欢喜嘛。

讲的法没有错,自身却不断烦恼,尽在佛门里闹矛盾,这是人的问题,不是法的问题

这么多年来,在佛门慢慢听法听得多了,累积了一些资粮,提高了觉悟,也不断在发心。尤其是在能海上师那里学法,接受了释迦佛圆满、纯粹的佛法,非常殊胜,当然给我的提高更快。提高快、懂得多、想得多、看得多,慢慢就起变化了。

起什么变化?到了五十几岁的时候,看看从前我紧跟着的那些老居士,他们不在断烦恼,慢慢我就明白:虽然他们口里会说很多很多没错的话,他们本身并没有在断烦恼;虽然我不跟他们闹矛盾,但是他们之间都存在矛盾;虽然每个宗派都好,因为每个宗派都是佛法,佛法没有不好的,但是每个宗派里的人不一定做到,这是人没有做到,而不是法不好。如果我们因为人没有做到,而认为这个法也不好,那就错啦,那变了谤法啦,释迦佛的法有什么不好?那么假如人肯改正改正呢,那不是更好?偏偏你要他改正很困难。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