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欲者愿也,谓欢喜心,凡作一事,皆起愿欲欢喜心。
心甘情愿,事情才干得成;
愿力坚定,就不会动摇
我们今天继续讲四如意足的“欲如意足”。能海上师说:“欲者愿也,谓欢喜心,凡作一事,皆起愿欲欢喜心。”无论干什么事情,你都要心甘情愿,这样才干得成。“心甘”,心里很甜,这就是欢喜心。“情愿”就是愿力。愿的力量特别大,你有了愿,你的力量就来了。你发了愿以后,如果你这个愿是坚定的,那么人家很难使你退掉,很难使你动摇。在世俗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刻会看到,有人劝也劝不过来,你怎么地劝,他回答你一句话,“我自己愿意的。”你就没话说了。
佛教度众生,
是通过讲法,使众生自己愿意信佛学法修行
所以我们佛教度众生,不勉强人家,也不去拖人家,为什么道理?因为勉强跟拖,都带有一点欺骗性,都是哄啊哄啊哄得来的,这个心地就不正。那么度众生怎么度呢?那就要通过给他传播佛法,他听了佛法以后,自己愿意信佛学法,要这样做。
不能利用众生的贪心,光用五欲去勾人
更不能光用五欲去把他勾得来。我们不做这个事情,我们不用钩子去勾人的。
比如现在哪个地方衣单费高,人就往哪个地方跑。非但衣单费,有的八百、一千,还有的两千,还有平时居士的发心供养,听说一个月往往可以拿到三四千块钱。这就是利用众生贪财这个欲,用钩子把他勾得来。我们都不采用这些办法。
即使来人少,也不能牺牲原则
不采用这些办法,当然情况就不一样了。我树立法幢,也有十年出头了,可是到我这儿来学法的,现在连两百都不满。因为我们不用这些钩子,我们只是讲佛法,听了以后,你自己发心。
有欢喜心、有愿力,做事才能投入
世间上也是这样,你要做成一件事情,你必须要投入进去。怎么才能投入?你要有欢喜心,你自己要有这样一个愿力。
钱财的来源必须清净,不清净的财不能要
如果光是为了钱财,往往会背因果,往往会造恶业。当然每个人生活要有保障,可是我们获得的钱财,那必须要非常清净,不清净的钱财我们不要。
不论好事、坏事,推动的力量都是欲
这两条路,推动的力量是一个,就是欲,所以欲能够推动一个人。我想起二十多年前,我在上海,有个日本的华侨,他要翻译一本书。他嘛日文好,我嘛中文比他好,我有个脾气,别人有所求,我总是满他心愿,我从小到大就是这个脾气。后来我也不感兴趣,因为我学佛修行都来不及,去搞这种事情干嘛?
但是由于这件事,我们很熟了,所以那个时候经常去他家。聊天聊起来,他说:“现在啊,每个人的收入这么少,没有刺激。”他做个样子给我看,“如果你要这个人跳一跳,你必须在他屁股上刺一刺,屁股刺一刺,他就跳一跳。”这个刺是什么?就是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