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观察,心浮动,人生就容易走弯路
提要:
·人生少智慧,痛苦随着快乐来
·少观察,心浮动,人生就容易走弯路
·人生路上干扰多,妄想也多
·别人的安慰,不如自求智慧
·佛教没有外道的观点,因为这是被排除的错误
·只要一个大洞,大中小都能通过
人生少智慧,痛苦随着快乐来
你们开公司,我也开公司,我开的是赔本公司,所以我从来不操心会不会赔本,因为我的目的就是赔本,最好在临死前全部赔光,这才是真正的自在,真正的洒脱。当然我并不是要求你们也到我这儿来参加赔本公司,你们赚钱管赚钱,至少也要学点智慧。人生不要太多烦恼了,有了烦恼只会有痛苦,不会有快乐。其实人生的过程全都是痛苦,有时候是有快乐,可是快乐时间很短,跟在快乐后面的却是痛苦,所以这个快乐是假的。佛教干的工作就是排除痛苦,得到真正的幸福。如果不追求智慧,不排除烦恼,人生将永远是痛苦。
少观察,心浮动,人生就容易走弯路
你们可能很想问“在事业上怎么样才能使我既稳当又快速的成就?”因为你们很少去观察人生,也没有修行的经历,所以迷迷茫茫。其实这种道理很简单,不管什么事业,学习也好,搞好家庭生活也好,从事社会上的事业也好,今天我们修行也好,都可以算是一种事业。照我的想法,第一,不要走弯路,直路就快,弯路就慢,在走路的时候打斜岔,东看看,西看看,老是拐弯,那就绕圈子了,不但慢而且很危险。为什么会拐弯?因为心定不下来,浮动得厉害,凭自己的兴趣,凭自己的想象去办事,那自然很容易失败了。当然失败也有好处,失败可以累积经验,但能不失败不是更好吗?
人生路上干扰多,妄想也多
第二要排除干扰。干扰对你一点好处也没有。在人生路上,干扰很多很多,外界有各种的引诱,我们内心有各种的妄想,这些都是干扰。比如妈在做事情,小孩子总是去干扰她,妈就做不好了,所以妈就说,“你自己去玩,我在干事,你别来干扰我。”
别人的安慰,不如自求智慧
要想不走弯路,不受干扰,就要靠智慧。如今的人,在你失败的时候,他对你讲的话有很多都是在安慰人,“你别难过啊,吃一堑么长一智,就算买个教训吧。”这也算是一种智慧,可是这个智慧不是最高的智慧。安慰当然也好,可是为什么不求一点佛法的智慧呢?为什么不让自己觉悟起来呢?一定要在迷茫中东撞西撞,去累积失败的教训?
佛教没有外道的观点,因为这是被排除的错误
我们修行也是如此,修行想修得快,想修得好,也是这两句话:不走弯路,不受干扰。什么是弯路?进了佛门的人都认为佛教最伟大、最彻底、最究竟,可是偏偏有许多人,凭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作主张,另搞一套,不愿在释迦佛的教导下依教奉行,这就是走弯路。比如他又学佛教,又学道教,又学气功,非但浪费时间,还会出偏差。你既然承认佛陀是伟大的,是彻底究竟圆满的,既然圆满,那肯定各种知识各种修行方法佛教里全有,否则怎么叫圆满?有人想不通,“道教的东西你们佛教就没有,佛教里也没有气功。”你要知道佛教里没有这些旁门外道的东西,是因为这些都是佛教要排除的东西,早就被排除了。如果在外道里有劝人为善的思想,也跟佛教的路线是一致的,那还不是佛教里全都有?
只要一个大洞,大中小都能通过
有一家在墙上开了三个洞,一个大洞,一个中洞,一个小洞,因为他家里养了三只猫,他想大洞给大猫走,中洞给中猫走,小洞给小猫走。这个人到底是聪明还是愚蠢?你只要一个大洞就可以了嘛,同样那种拐弯的人也是愚蠢。再举个例子,我59年去过内蒙古,84年我第二次去内蒙古时,从前的老学生请我到她家里去。我去了,她就问我一个问题,因为当时报上都在讨论“什么是幸福”。文章很多,却不得要领,所以她来问我,以为我要讲很多话,还准备了录音机。我回答说:“放下欲望,就是幸福。”一句话就让她明白了。这是谁的智慧?这是释迦佛的智慧,可不是我的智慧。世间上人长篇大论的讨论,释迦佛的智慧只要一句就解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