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我很困惑,但在这里我找到了
我一生应该追求的真理

晚上座谈(37)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主办企业家禅定营来文殊院学修的第三期
───────────────────────────────
2006.6.23

很多营员也提了一些具体问题,比如佛法怎样在事业上应用,当然可以应用起来。但是除了应用以外,它也是一种精神的追求,能使你从佛法上得到内心的喜悦。这个喜悦不需要任何代价,只要我们能够内心宁静、放松、再放松,自然就能够转变观念。佛法修行实际上就是转变观念,转变观念以后我们的心态就变化了。

苏东坡很喜欢跟佛印禅师斗机锋。有一次一个朋友问,“东坡居士,你看佛印老禅师像什么?”苏东坡说:“他像一堆狗屎。”又问佛印禅师,佛印说:“东坡居士像一尊佛。”苏东坡就挺得意的,回去跟他夫人讲,夫人马上就把他批了一通,“人家因为心里很清净,所以看你是佛,你心里很肮脏,所以看人家是狗屎堆。”

所以学佛就是转变观念,由凡夫知见转入佛之知见。你的心态一变,你看到的世界,看到的事物都变了。所以修心很重要,心量大,志向也远大,事业也会大。学佛法跟事业肯定有关系,都能应用的,只不过我们要一点点体会。

:卫老师很简单地介绍了他12年求索,最后来到傅老师身边的过程。其实他工作经历也蛮丰富的。他最早是在华为公司工作,然后考上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了,又去国外工作,准备到国外去读博士,也成家了,也有孩子。这么转了一圈,再把这些都放下,到老师身边来。

卫魏:不是我能放下,是因缘尽了。两个人各走各的路吧,因为志向不一样,不必太勉强。(问:如果志向一样呢?)志向一样当然好,我希望她也能来学佛法。

小君:今天有些营员问我,你们以后就一直从事这个工作吗?再也不回去了吗?要不要成家呢,你们是怎么生活的,生病了怎么办呢?你父母反对不反对呢?这些对我来说已经不成问题了,我从前怎么过来的,也有点淡忘了,因为时间比较长了。现在我主要考虑的是我应该为佛教,为这个集体做些什么,你们过来了我能给你们什么。

我跟老师学佛法时间也比较长,我是94年认识傅老师的,当时老师在深圳图书馆讲“禅定与心理导引”。听了老师讲法以后就觉得非常轻松,觉得这种快乐好像是我一直要追求的。那时候想出来跟老师学一两年再回去,谁知道没学两年,就决定以后一直修下去了,这是我当初怎么也想象不到的。完全是被老师那种精神,被老师那种行为所感动。我觉得老师对每一个人都有点石成金的本事,不管来的同学层次水平很高,或者没文化,老师都是平等对待,平等培养。老师的工作就是培养佛门人才,他为了学生,可以做出一切牺牲。你心里所有的疑问,包括你想问还没有问的问题,老师都帮你解答了。在我眼里老师没有什么不能解决的。能跟这样一位很有智慧的老师生活在一起,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我能因此放掉社会上的东西,也是我最大的、最高兴的事情,也是我最愿意做的事情。我也希望今后能从事像老师一样的工作,也学会老师的伟大,把佛教的智慧、慈悲、快乐传播到大家身上去,传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这是我最大的理想和目标。

:时间已经七点零四分了,就留点时间来给大家来做些交流,(问:还有王老师没有做解答。)大家还有什么问题,等会王老师回答的时候,同时也可以给大家做解答。

营员: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来?

:这里递上一个问题:任何一门学科可能都会有一些漏洞,有一些错误,佛法是不是也这样的?

还有吗?

营员(女):我原来从事的是旅游业,从南方往北方传来一股风气,就是寺庙跟旅游社合作,把游客带到寺庙里去,为了招揽生意,请一些和尚给他们解签,然后由游客敬高香。中国人对佛教不管信不信,都非常虔诚,但是内心深处,并不是很相信这种人说的话。因为我对佛教特别崇信,所以我对这种现象很不理解,但这种现象目前又是存在的,也是通过旅游局认可的,所以我想问一下,作为从事佛法传播工作的,你们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