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数息观带修禅定前开示》目录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下一页  

数 息 观 带修禅定前开示(1)

─────────────────────

◎傅味琴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班 2002.7.25

释迦牟尼舍其尊荣,出家修道,因为他悟到
人生的无常和想到了别人想不到的问题及痛苦

提要:
 ◆ 释迦牟尼舍其尊荣,出家修道,因为他悟到人生的无常和想到了别人
   想不到的问题及痛苦
 ◆ 太子游四门见到老病死的苦相和沙门的自在,使他深深难忘
 ◆ 众生愚痴,该想的不想,不该想的想不完,老苦还未来,病苦也忘了,
   死就死了呗
 ◆ 世人以及时行乐来冲淡对老病死的思考,如今的佛弟子离开了闻思修,
   却把佛教作为精神寄托

~释迦牟尼悟人间生老病死之无常,舍其尊荣,出家修道。历访当时有名之外道,如跋伽婆等,以求解答人生问题,均令修四禅定,离种种想,而达非想非非想为究竟。

然而非想非非想者有我?无我?

若有我,我有知?我无知?

若我无知,便同木石,若我有知,则有攀缘,有攀缘,则有生死,岂可谓永除生死之本?知非究竟,至尼连河畔苦行六年,至菩提树下成无上正觉。

~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总摄为戒定慧三学。

~定学修禅乃依佛之教理而修习止观也。

~止能止妄想杂念(合理用脑)观能运用思虑,清净内心,使心力集中(专心)而入定。

释迦牟尼舍其尊荣,出家修道,因为他悟到人生的无常
和想到了别人想不到的问题及痛苦

今天讲数息观,“释迦牟尼悟人间生老病死之无常,舍其尊荣,出家修道”。太子的珍贵、皇宫的荣耀,他都舍掉了,逾城出家,以平民的身份修道成为沙门,他到底是为什么?

因为释迦太子悟到了别人没有想到的,或许别人想到了也不放在心上。他却很认真,想到生老病死,世间上一切都无常,人也会老,会有病苦和死亡。生老病死当然痛苦,为什么会有这些痛苦?痛苦从哪里来?生老病死又从哪里来?他就专门想这个问题。

太子游四门见到老病死的苦相和
沙门无烦恼的自在,使他深深难忘

释迦太子游四门的时候,看到老人,老相挺可怜,他问旁边的人,“我身为太子,能不能不老。”回答说,“人不分贵贱都要老,即使贵为太子也是要老。”他想到自己也会老,所以对一切欢乐都没兴趣了,他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又出南门,看到病人,他又问,“我会不会生病啊?”回答说,“人不分贵贱都要生病。”又游西门碰到死人,一想到我身为太子也是要死。最后出北门,遇到一个沙门,沙门就是修行人,非常自在,看他没有什么烦恼,就问“你是谁啊?”“我是沙门,”问“做沙门有什么好处?”“做沙门可以没有烦恼,可以断掉生老病死。”他对沙门的印象很难忘,就生起了出家的心。

众生愚痴,该想的不想,不该想的想不完,
老苦还未来,病苦也忘了,死就死了呗

我们平时不该动脑筋的事情偏偏动不完的动。想得好,好里还要好,该想的不想,偶然想一想,想到后来不是十分悲哀,就是嘿嘿一笑就完了。所以我们跟释迦太子相比,完全两种人。我们看到老年人,也没去想将来我也要老成这个样子,走一步都要喘气;看见病人,哪怕自己也生过病,也是好了疮疤忘了疼。看见死人,就想死人是他呀,又不是我,即使将来都要死,“到死的时候就死呗,有什么好想的。”

世人以及时行乐来冲淡对老病死的思考,如今的佛弟子离开了闻思修,
却把佛教作为精神寄托

还有一种人自作聪明,知道将来要老要死,所以拼命地吃喝玩乐。生老病死我们都在经历,可是有几个在认真思考?这就不是个科学态度。科学家为什么会有种种发明?因为他通过思考。他想的可多了!从前有一家卖酒的,经常要了解酒桶里还有多少酒,梯子爬上去看太麻烦,就用指头敲这个酒桶,听声音他就知道还有多少酒,有人由此得到启发,发明了医生看病的扣诊方法,所以思维是很重要的。如今佛门里的人连听法都不想听,听了也不思惟,更不去实践,把佛教变成精神寄托。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