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佛学禅定 > 虚空观开示

虚空观开示(11-1)(总第53)

────────────────

傅味琴 讲于2001年6月4日

即使父母众生生活上很富足,但仍然掉在烦恼的苦海里,被烦恼所伤损

提要:

  • 要在出离乘、断烦恼的基础上发菩提心,广度众生

  • 抛弃亲人于不顾,仅为自己求解脱,下等人都不应这样做

  • 报众生恩的重担,出家在家都应该挑起来

  • 不管父母富不富裕,儿女都应经常供养以表示报恩

  • 即使父母众生生活上很富足,但仍然掉在烦恼的苦海里,被烦恼所伤损

  • 烦恼的自性就是苦,众生因烦恼而离不开苦

要在出离乘、断烦恼的基础上发菩提心,
广度众生

我们继续讲虚空观。修要修无边的虚空、空观,发要发四宏誓愿。我们修行都应该这样,要在出离乘的基础上、要在断烦恼的基础上,来做到发无上菩提心,广度众生。

抛弃亲人于不顾,仅为自己求解脱,
下等人都不应这样做

众生无边誓愿度”,上次我们讲到,自己的亲人在生死大海里,仅仅为了自己解脱而弃之不顾,“无耻者”,没有比这样子更可耻的了。像这样舍掉了有恩的人,下等人尚且不应该这样做。这样想了以后,就应当担负起报恩的担子。

报众生恩的重担,出家在家都应该挑起来

报众生恩这个重担,不论是出家在家,都应该挑起来。在度众生上,在家弟子能够很有力量地来护持三宝。因为要报众生恩,就应该在众生里边深入进去,为他们谋利益,引导他们怎么样进入佛门,在这个方面出家人有诸多不便,因为受戒律的限制。所以必须四众弟子要配合好,和合团结,这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当以如何报恩耶?诸母亦能自得世间富乐,然彼一切无不为烦恼魔所伤损,以其自性是苦,乃复加生种种之苦,若以慈报恩,当将彼等安立于解脱涅槃之乐,须如此而报恩也。

不管父母富不富裕,
儿女都应经常供养以表示报恩

底下“当以如何报恩耶?”既然要报众生恩,那怎么去报呢?“诸母亦能自得世间富乐”,世间上的富乐,父母众生他自己也能获得的。

就拿我们今世的家庭来说,社会在发展,人们都在富起来,不像过去的时代,老了要靠儿女来养活,现在的时代,父母一般自己都能够获得富乐的生活,有的父母到老了,还是很富的。这就形成了儿女慢慢疏远了报父母的恩,反而向父母拿钱。儿女一结婚,自己享受挥霍,钱不够了,往往问父母拿,这种情况很不好。所以我过去常对年轻人说:“不管你父母有工作没工作,有钱没钱,即使他很有钱,你工作了,也应该经常给父母一点钱,买一点东西,表示一些报恩。”

即使父母众生生活上很富足,
但仍然掉在烦恼的苦海里,被烦恼所伤损

父母众生,他自己非但能维持生活,还能够获得世间上的富裕,那么我们这个报恩怎么报呢?有时候儿女想要给父母一点东西、一点钱,表示一些孝心,父母硬是不要,也有这种情况。我们作为佛弟子,应该有更深更高的认识,应该要认识到,“然彼一切无不被烦恼魔所伤损”,即使父母很富裕,可是父母个个都有烦恼,烦恼就是苦啊,父母还是掉在烦恼的苦海里,天天被烦恼所损伤。

烦恼的自性就是苦,众生因烦恼而离不开苦

以其自性是苦,乃复加生种种之苦”,烦恼的自性就是苦,众生的自性就是苦,众生就是烦恼众生嘛。在苦上再加上了种种的苦,这叫苦苦。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五蕴取着的苦,八苦并起来就是三苦,三苦一分开就成八苦。哪个三苦?苦苦、乐苦、行苦。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