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察可上管方丈,纠察讲话,都要听
还有一句:“纠察讲话,你就得听。”在我们佛协文教部里,纪管会有最高权力,纪管会议决这件事怎么办就怎么办。纠察有错,谁也没有权力干涉他,因为据我知道,庙里的纠察能够上管方丈,方丈都得听他的,有这么高的权力。方丈假如不遵守规章制度,有些威仪方面不好什么什么的,纠察照样要管。可是纠察谁管?纠察是纪管会管。我这个老师在行政上要管每个学生,可是在规章制度跟纪律上,我还要听纠察的。佛法是民主的,民主应该按规章制度执行来民主,而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叫民主啦?
严跟慈要掌握好,过于慈悲也不对
如果要检查我老师的错,我肯定有很多错,但是我觉得我最大的错:有时候严跟慈悲没掌握好,有点混淆,也就是说过于慈悲。人家说我这个老师很傲慢,其实我自己知道:我怎么也傲慢不起来,我从小就培养了自卑感,因为我六岁死了父亲,心肠非常软,而这偏偏是我统理大众上的一个缺点。
没有原则的慈悲,会破坏规章制度的严肃性
本来说要服从分配,后来由于我的本性关系,再加上慈悲,那么我说:“派你们到这个地方去,有困难吗?”后来又添一句:“你想不想去啊?”这两句话一说,糟了,给那些调皮的学生钻空子:“哦哟,我最近身体不好。”“哦哟,这个地方我不想去。”所以没有原则的慈悲,马上就把规章制度打了一个漏洞。
平等、互相帮助,
不等于可以不顾规章制度,跟纠察对抗
我一直说同学之间是平等的,大家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你们可以自己开会,作检查与自我检查,批评与自我批评。结果这个门一开,竟然还出现不顾规章制度,跟纠察对抗。慈悲门一开,就被众生烦恼习气钻空子,把纠察的威信打下去。纠察当然有错,他还是一个学生,哪会没有错?可是他的工作就是管人的工作,你不能把他威信打下去啊,你把他威信打下去,他没办法工作了。
师父对徒弟溺爱,这是败坏徒弟的善根
这种规矩的严肃性,只有大丛林才能体会得到。如果你是从小庙里来的,你根本体会不到,完全是师父对你百依百顺,把你当心肝宝贝,那是败坏你的善根。
僧团搞得好不好,不在于人多人少,
而是看能否依戒、依规矩来统理大众
咱们现在来看看事实,我经常听到,很多小庙一共才四五个人,天天吵架,有的小庙一共只有两三个人,也吵啊吵啊!前一个时期我们去看过一个庙,里边只有两个出家人,也搞不好,连两个人都搞不好;而在大丛林里几百个人,哪怕上千个人,照样有条有理;过去一个庙里边住上万个人,也不见得有两千个人打破头了。关键不在人多人少,关键是在你能不能用规章制度去统理大众,只有依靠戒、依靠规矩,才能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一切无碍就是没有矛盾。
不肯吃亏,不肯受委屈,斤斤计较,就会起矛盾
有人说:“照这样子一定要服从,那么我吃亏了呢?我受委屈了呢?”很简单,你就受委屈吧,你就吃亏一点吧。就是因为不肯吃亏,也不肯受委屈,斤斤计较,不肯尽我所有作供献,所以闹出矛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