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佛
庄春江编著
在持续的禅修中,我进入了初禅,再继续经第二禅、第三禅,进入第四禅。就在第七天的初夜,我以第四禅的定力,忆起了我长远以来的过去生,每一生中的种种生活细节,而证得了宿命通的第一智。
到了中夜,再以第四禅的定力,通达了天眼神通,而能知晓众生的各种业力,看见众生死后依怎样的业力往生何处,证得了生死神通的第二智。
到了后夜,想起未出家以来就存在心里的问题,亦即这生、老、病、死的流转,实在让此世间陷入了极大的苦恼,怎样才能脱离这老与死的苦难呢?于是,又以第四禅的定力正思惟,生起具突破性的无间慧,了悟到老与死是因为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名色;识等层层因缘,在当下身心活动的观察下,由识而返,亦即了悟到识也不离身心,识又缘于名色。我在这样的正思惟中,觉了其中环环相扣的‘流转’面,关键就在问题根源的‘集’,这样的体证,让我生起‘眼、智、慧、明、光’的正觉,这是我前所未闻的无师自悟。
接着,我又正思惟,生起具突破性的无间慧,了悟到生灭了,老与死才能灭;有;取;爱;受;触;六入;名色;识灭了,名色才能灭,这样,全部的苦迫才息灭。我在这样的正思惟中,觉了其中环环相扣的‘还灭’面,让我生起‘眼、智、慧、明、光’的正觉,这又是我前所未闻的无师自悟。
这样的正思惟观察,让我发现了历来诸佛走到正觉的古道!古道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从‘正见’到‘正定’的‘八正道’。追随着这古道而修,就能如实知‘老死……等’;知其‘集’;‘灭’;‘灭之道迹’,亦即如实知众生苦迫的流转,苦迫流转的原因何在,应当用什么方法灭除,而能斩断流转生死的贪爱与无明,证得了灭尽烦恼的第三智,而成就了解脱生死的涅槃正觉。”
按语:一、本则故事第一段取材自《中阿含第一一七柔软经》、《增支部第三集第三八经》,《长阿含第一大本经》、《长部第一四大本经》,《中阿含第二○四罗摩经》、《中部第二六圣求经》。
第二段取材自《中阿含第二○四罗摩经》、《中部第二六圣求经》,《中部第三六萨遮迦大经》。
第三段取材自《中部第一二师子吼大经》、《增壹阿含第三一品第八经》,《中部第三六萨遮迦大经》。
第四段取材自《中部第三六萨遮迦大经》,《增壹阿含第三一品第八经》,《中阿含第二○四罗摩经》,《杂阿含第三六九经》、《杂阿含第三七○经》。
第五段取材自《中部第四怖骇经》、《增壹阿含第三一品第一经》,《中阿含第一五七黄芦园经》、《增支部第八集第一一经》,《相应部第一二相应第六五经》、《杂阿含第二八七经》,《相应部第一二相应第一○经》、《杂阿含第二八五经》,《杂阿含第二八六经》,《相应部第一二相应第四经》、《杂阿含第三六六经》,《杂阿含第三六九经》、《杂阿含第三七○经》,《长阿含第一游行经》、《长部第一四大本经》。
二、本则故事是从好几部经文中拼成的,这仅是佛陀从二十九岁出家,到三十五岁正觉解脱的片段与略记。至于涵盖佛陀一生的完整传记,在《阿含经》中还不曾发现。或许,佛陀时代或早期的佛弟子,对佛陀传的需求,并不是那么的强烈吧。
三、佛陀的修学历程,不论对佛法精髓与特色的认识,或是修行方法的抉择,都会很有助益,是每一位学佛者都应该深入了解的。
四、“非想非非想定”,是当时印度修定的最高层次,其次,依序为“无所有定”、“识无边定”、“空无边定”、“第四禅定”、“第三禅定”、“第二禅定”、“初禅定”等八种。这八种定力,要依序深入,无法跳越。
五、《杂阿含经》中,多将“八正道”中“正定”的内容,解说为是从“初禅”到“第四禅”的“四禅”,可以说是特别重视这四种禅定的,这或许跟佛陀由“第四禅”开发神通,继而观缘起得解脱涅槃的修学经验有关吧!
六、得解脱涅槃,一定要有“第四禅”的定力吗?反之,得“第四禅”定力的修行者,必能因此定力而得解脱涅槃吗?后者,从最初佛陀的修定,以及他那两位修定老师都没有解脱的事实,很容易就能分辨了。前者,无师而自悟的佛陀,是依这个模式成就的,但佛陀后来的教导,从经典文献来看,倒不一定如此,如《中阿含第二○五五下分结经》、《中部第五二八城经》、《增支部第九集第三三经》、《增支部第九集第三六经》都说,从“初禅”到“无所有”的定力,都有机会契入解脱慧,这就是后来论典中所说的“七依定”(参阅故事第八九〈须深盗法〉按语四)。这或许是“无师自悟”的佛陀,与“听闻佛法”声闻阿罗汉的差别之一吧!
七、佛陀从老死苦迫开始作正思惟观察,这即是缘起法的“此有故彼有”。但到底观察的内容如何?经典的记载并不一致。如《杂阿含第二八五经》、《杂阿含第二八六经》、《杂阿含第三六六经》等三经,同为从“老死”经“生、有、取”,观察到“爱”的五支。《杂阿含第二八七经》说“齐识而还”,但后半段又说到“无明”,前后有十支与十二支的矛盾,而与之相当的《相应部第一二相应第六五经》,主要为从“老死”观察到“识”的十支,但最后又说到“行”,也显得突兀。《相应部第一二相应第一○经》、《长阿含第一大本经》、《杂阿含第三七○经》都从“老死”说到“无明”,为十二支说。《长部第一四大本经》则说老死到识的十支。如果认为十二支中的“无明”与“行”,是指前世的部分,则以佛陀在当天的初夜与中夜,已由第四禅定力开发出宿命与天眼神通力,能观完整的十二支,也说得通。如果从生死流转的“集谛”──“爱”来看,五支的观察已具备契入解脱的可能,如果从现实认识经验与生理组成来看,“缘起的观察,到达‘识’,已不能再进一步,不妨到此为止。”“从无限生死来说,无明的覆蔽,爱的系着,确是生死主因。解脱生死,也唯有从离无明与离爱去达到。我以为,十二缘起支,是受此说影响的。在缘起支中,爱已序列在受与取的中间,所以以行──身口意行(与爱俱的身语意行)来代替爱,成为十二支说。说到‘此识身’以前,是三世因果说。以三世因果说缘起,应该是合于当时解脱生死的时代思想的。”从以上的引述来看,或许“齐识而还”的十支说,有较高的可能性吧。
八、作“缘起的逆顺观察”所得到的重要证悟,就是“苦、集、灭、道”的“四圣谛”了,此点在《相应部第一二相应第六五经》中有最清晰的描述。而《中部第四怖骇经》、《中部第三六萨遮迦大经》与《中阿含第一五七黄芦园经》,甚且略去“缘起的逆顺观察”一段,只略说由“四圣谛”而得灭尽烦恼的第三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