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大乘,要法喜充满
本次提要:
·佛弟子要讲究整洁,不学苦行外道
·登初地,如鸟出笼,又称欢喜地
·佛弟子要精神抖擞,像个小狮子
·修大乘要法喜充满,心欢喜修定进步快
·我们是学菩萨行,还不叫行菩萨道
·比喻是启发,你去实干反成罪过
佛弟子要讲究整洁,不学苦行外道
上海一个大学生,今天回去了,他是抽空来的,今天我去看他的房间,床上被子被单叠得整整齐齐的,进去一看就舒服。我在佛学院讲法时有一位学僧跟我说:“如果我作僧值纠察的话,我把寮房里同学的床铺整理得像军队一样,被子都要叠成四方形。”应该这样。医院里的护士都要学会如何叠被子,如何铺床单,要非常整齐。五星级宾馆,连镜子都要一点灰尘也没有。
佛弟子可不要像外道一样,吃树皮草根,不洗澡,也不剪指甲。
比丘要庄严,脸上不要有肮脏,十天要剃一次头。城市里看到有的年轻和尚头发没有一寸也有半寸,在庙里穿上僧装就是和尚,出外穿上俗装就像剃了平顶头的社会青年,这样就成了僧不僧俗不俗。而且出家人不可留胡子。从前我在上海佛教青年会看到有位法师威仪很好,是留胡子的,我年轻时初进佛门对他颇有好感,觉得他飘飘然的有所谓的“仙风道骨”。后来才懂得,出家人应该剃除须发,剃除须发才是出家人的庄严。
登初地,如鸟出笼,又称欢喜地
人总要庄严,庄严使别人发欢喜心,也使自己发欢喜心,一欢喜就容易登初地。登初地的菩萨,欢喜得如鸟出笼,当笼中鸟出了笼飞向自由的太空的时候,它的欢喜心啊,世上最好的诗人也无法描写。所以初地菩萨又称欢喜地。
佛弟子要精神抖擞,像个小狮子
现在到了末法时期,众生都离开了法,修行人整天讲苦恼,小伙子变成苦恼的小老头,小姑娘都变成了老太婆。我主张进佛门要欢欢喜喜,年青人要天真活泼。我的想法要恢复原始佛教,当初释迦佛在人间时,佛弟子个个朝气蓬勃,精神抖擞,像个小狮子。
修大乘要法喜充满,心欢喜修定进步快
中国佛教号称大乘。大乘首先要登初地,初地菩萨欢喜地,不要口喊大乘,却老是一张苦恼的脸,那叫脱离实际。你一欢喜就年轻十年。我常说,我这个课堂允许笑,每天笑三次身体健康。听法要法喜充满,修行就是修个喜啊。心中有喜,修禅定进步快,没得喜不能入定,如果你有一天做了一件大好事,做好事的人心里肯定会欢欢喜喜,晚上修定,定中境界就与平时不同,你的功夫会突飞猛进。
我们是学菩萨行,还不叫行菩萨道
我们既然发大乘心,学菩萨行。现在还只能说学习,还不到行菩萨道,大乘经典里讲的菩萨的行为都是行菩萨道。我们现在还是凡夫,看到佛经里讲行菩萨道修供养时,要头给头,要眼睛给眼睛,要皮给皮,就害怕了。不要怕,那是大菩萨干的,并不叫你也去干,要证了空性才能干。
从前舍利弗过去世修菩萨道的时候,有个人跟他说,“我妈病了,医生说,要活人的眼睛才能治好我妈的病,活人哪肯给我眼睛啊?”舍利弗就把左眼挖给他。那人又说:“哎呀,搞错了,医生说要用右眼才有效。”菩萨又把右眼挖出来,谁知这个人把菩萨两只眼睛踩在脚下:“臭眼睛,谁要你?”就是这样,菩萨也不动瞋恨心。
比喻是启发,你去实干反成罪过
所以对经书上说的菩萨行菩萨道时的难行苦行我们既不要怕,也不要自己没水平咬着牙齿去硬干,学法最最重要的是要有次第有步骤。
看经书要能解如来真实义,不能凭着自己有文化就依文解义,胡乱理解,要依止有传承的善知识,由他给你安排,给你指导。经书有的地方都是比喻,没有善知识教你,你很容易弄错。比如,经书上说杀父杀母不堕五无间罪,释迦佛哪会叫你杀父杀母?这是比喻,众生的父母是无明,是说断了无明不堕五无间罪,千万不能弄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