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生命终于在晚年进入到了一种酣畅淋漓、物我两忘的境界。她精神焕发,决心利用有生之年,为弘扬佛教事业,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量。
作者:很多人都有一种误解,认为和尚不必有多高的文化水平,会念经就行了。但您却一直主张提高出家人的文化素质,您是怎么想的?
隆莲:其实这并不是我个人的主张。佛教的皈依本来就是“三皈依”。就是说,你要信仰佛教做个僧人的话,不仅仅只是皈依佛陀和师父,还应当皈依“法”。这个“法”,就是指的三藏十二部经典和历代高僧的著作。要读懂它们,没有文化怎么行?
作者:您的意思是说,不能把信仰佛教仅仅停留在拜佛烧香上?
隆莲:对。只是烧香拜佛,不可能真正地弘扬佛教。要让佛法更多地被人了解和接受,首先就必须提高出家人的文化素质。
作者:所以您就积极呼吁创办佛学院?
隆莲:那不是我个人的呼吁,很多人都一起呼吁。赵朴老更是非常支持。在此之前中国已有了好几所佛学院,但还没有一所是专门培养比丘尼的。我想我有责任来做这件事。
作者:办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隆莲:困难?(笑)那就是一个字:钱。
作者:?
第八章 创办尼众佛学院
也许是因为出生在教育世家的缘故吧,隆莲法师历来很重视教育。在未出家之前,她就在三个学校当过老师,教过数学、英语、语文等。出家后,她一直致力于佛学教育,解放前就曾在莲宗院的女众部任教务长。
在她看来,所谓佛教,就是关于佛学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佛教与其他宗教的不同就在于这一点,佛教的祖先与信徒是师生关系,佛教徒称释迦牟尼为“本师”,即根本的老师。而和尚通常被成为“师父”(和尚是印度语的音译,它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亲教师”,即亲自教导我们的老师。若不是亲自教导的老师,就是法师)。佛教与其他宗教一样,有其崇拜的对象佛和菩萨。但佛和菩萨不是主宰宇宙的神,他们不同于至高无上的上帝,他们与人类是平等的。人们不是服从于佛的权威,而是服从于佛的说教、佛的戒律。
因此隆莲法师认为佛教应当以教育为本。
而另一方面,过去投靠山门的大多是穷人,故他们的文化水平恰好都比较低,要让他们真正懂得佛理,接受佛陀的教育就比较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必须搞好教育。特别是现在,社会已发展进入到了信息时代,出家人如果不及时地提高文化水平和自己的修养,就无法在这个新的时代中,继续将佛教发扬光大。
有了这种指导思想,隆莲法师在“文革”结束重新复出之后,除了在爱道堂恢复讲经说法外,就是积极地为创办一所尼众佛学院而呼吁奔走。年逾古稀的她从一个比丘尼的角度出发,希望创立一所专门培养女僧人的高等学校。在愿望终于实现后,她便将她的整个晚年,都奉献给了尼众佛学院。
门外的印象
在我采访隆莲法师之初,就了解到眼下她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用在四川尼众佛学院的教学上的。每周有六天时间呆在学校里,只有星期天才返回成都。因此我想,要了解隆莲法师,就必须了解这所由她亲手办起来的佛学院。
我向奶奶打听到地址后,就决定前往四川尼众佛学院采访。
那时学院里还没装电话,没法联系通知她们。而我自己也想来个意外采访,看看法师平日里的生活状态到底是怎么样的,看看今天佛门中的学校,看看处在课堂上的身为佛学教育家的隆莲法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