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隆莲法师则向她的学生们提出了“心地法门”一说。
佛设八万四千法门,而20世纪末的佛教要应付快速的生活节奏,就应找一个简便的修行法门,这个法门就是心地法门,在心上用功,方便、总持、易学。在纷云繁杂的现代生活中提高佛教徒的宗教素质,明心见性,成为解行并重的合格僧才,以实现人间净土。
隆莲法师亦反对分宗立派,主张学习佛教的根本精神。她认为佛教的根本精神,与今天中国的时代精神,是相容乃至相投的。它提倡的也是真善美,也是奉献精神,无私无我。故佛教徒应当在修行中奉献于社会,利人利己,利己利人。
以诗弘法
在一次答记者问时,隆莲法师明确地说“一些在家人认为出家是为了逃避现实,这是一种误解,不是佛子出家的本意。”
的确,隆莲法师从来没把佛门当作是逃避现实的地方,她始终关注着现实社会,并不只是单一地守戒念经。尽管她深居简出,但依然敏于时事,和年轻时一样,随时关注着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命运。除了写文章之外,她更多的,就是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这种关切。
1984年国庆,当她从电视上看到隆重的庆祝集会和游行时,激动地写下“静向银屏观宇宙,始信净土在人间”的诗句。
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隆莲法师闻听之后欣喜异常。她以一个世纪老人的目光,看到了改革之于中国的重要:“变法由来致富强,商君而后又弘羊。大同礼运恢前景,雅什生民企小康。”
随便翻一下她的诗稿我们就会发现,她的许多诗中都流露出一个文化老人对国家时事的关注和睿智的目光,她过去没有、现在更不会躲进佛门远离现实。在她看来,国家的命运和出家人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应当同生死,共命运。
出家后,隆莲法师曾经写过许多学佛赞佛的诗词,如《学佛四首》、《小品宝相赞》、《读十六观经》、《读妙云集》等。但更多的,则是由现实生活所引发的感叹。
隆莲法师虽身居庙宇,但对如今社会上物欲横流的种种现象还是非常明了的。作为一个一生都在止恶扬善、弘扬人间净土的佛学家,她的内心十分焦虑,因此做了五首诗《未必五首,诃五欲也》。用简单质朴的道理,告诉人们“未必钱多乐便多”,“未必芳菲始是春”,“未必名高位便增”,“未必肥甘便永年”,“未必清闲便是仙”。
所谓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这种凡人的欲望。佛教认为五欲之乐虽有快乐,但不圆满,不究竟,苦乐交杂,暂有还无。因此要想得到真正的快乐,就要“弃世欲而起法欲,轻世乐而重法乐”。诃,意即“呵责”。诗末落款是“清时散人”。我猜想这个名字大概有两层意思,一是表明她是个生在清朝末年的人;二是表明她如今处在一个清明的时代。
她让学生们把这五首诗复印后广为散发,目的就是劝诫众生,不要被太多的欲望淹没了,那样并不快乐。
这五首“未必”后来深得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的赏识,他老人家亲自将诗书写下来,发表在《佛教文化》杂志上。
身体力行
我在与隆莲法师接触的过程中深深感到,隆莲法师并不是悬空清谈佛法的人,她总是把学佛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用她的话说,与其到极乐世界去成佛,不如在现实世界弘扬佛教,普度众生,实现人间净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正如她在文章中所说:“如果只为独善其身而修戒定慧,虽能出离生死,于他有何益处?”
在日常生活中,隆莲法师不仅自己积极弘扬人间净土,也常劝导弟子和居士们,在现实社会中修行,扬善惩恶,多做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