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典故与成语】(59)
 

【佛经典故】

三草二木

《法华经.药草喻品》所说五喻,以譬五类根机:闻佛说法随力所受,住于诸地,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知无漏法,独处山林常行禅定,证缘觉果,得六通三明,为中药草;修菩萨行而求佛果,是上药草;专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决定成佛,名为小树;安住神通,转不退轮,度无量众生,名为大树。

明珠

明月珠之略,亦称“明月摩尼”,一种光如明月的宝珠,据称有澄清浊水的作用。《涅槃经》卷九云:“譬如明珠置浊水中,以珠威德,水即为清。”常以喻阿弥陀佛的名号,能使乱心、浊心澄净寂定。又用以喻大乘经典之珍贵,《涅槃经》卷三以国王髻中明珠喻大乘经,略称“髻珠”。又用以喻佛教戒律,《法华经 ·序品》云:“持净戒犹护明珠。”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如影随形

佛教主张:“已作不失,未作不得。”只要造下了“因”,必有后来的“果”。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涅槃经·憍陈如品》中有这样的话:“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意思是:“善报”与“恶报”总是随着“善业”与“恶业”而来,就像影子总是随着形体一样;前世的业因后面跟随着今世的果报,今世的业因后面跟随着来世的果报,已经造下的业不会没有结果。

成语“如影随形”就是由此产生的,多用来比喻居于从属地位的人离不开居于主导地位的人。(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古代成语】

苟延残喘

春秋后期,晋国的大夫赵简子有一次在中山狩猎,突然发现一只狼从林中窜出,便猛射一箭。狼中箭后带箭拼命奔逃,赵简子驱车追赶。

这时,有一个叫东郭先生的人正在往北走。他赶着一头驴,驴驮着一袋书。他走着走着,正好迎面碰到了那只正在逃命的狼。

这只狼见了东郭先生,就说:“先生不是专门济困扶危吗?从前毛宝曾买一只乌龟放生,后来他在战争中逃命,乌龟载他过江;一个叫隋侯的,救活了一条蛇,后来蛇就衔来名贵的珠子报答。您让我躲在书袋里,勉强维持这一线生命吧。您今天能救我一命,我日后一定会像龟蛇那样报答您!”东郭先生在狼的苦苦哀求下,只好把狼装在书袋里,把书盖在上面。当赵简子追上来时,向东郭先生打听狼的下落,东郭先生说不知道。骗走了赵简子一行后,东郭先生把狼放了出来。而此时狼说自己饿了,要吃掉东郭先生。

正在这时,一个农夫恰巧路过。农夫问明原因后,把狼骗回东郭先生装书的口袋,抡起锄头,几下就把它打死了。

【词义】苟延:勉强延续。残喘:临死前的喘息。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拖延一口没断的气,维持一线生机。

【用法】比喻事物勉强存在下去。也作“苟延残息”。(摘自《中华成语典故》)

◇◇◇◇◇◇◇◇◇◇◇◇◇◇◇◇◇◇◇◇◇◇◇◇◇◇◇◇◇◇◇◇◇◇◇◇◇◇◇◇◇◇

千金买骨

(10)燕昭王认为郭隗说得有理,便首先重用他,为他修筑府邸,并拜他为师。

(编 吴文焕 绘 赵仁年 摘自《走进海南网》)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