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典故】
白黑二鼠
喻日月、昼夜。《宾头卢为优填王说法经》谓昔有一人为避二醉象(喻生死),缘藤(喻命根)入井,有黑白二鼠(喻昼夜)啮藤将断,傍有四蛇(喻四大)欲啮,下有三龙(喻三毒)吐火张爪,其人忧恼无托,忽有蜂过,遗蜜汗滴入口中(喻五欲)。 |
鬼鞭故身
出《阿育王譬喻经》。谓昔有人见路边有一死尸,鬼以杖鞭之。问言何故鞭尸,鬼言:“是我故身,在生之日不孝父母,事君不忠,不敬三尊,不随师父之教。今我堕罪,苦痛难言,悉我故身,故来鞭耳!”(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 |
【佛教成语】
凡夫肉眼
佛教认为:由于“肉眼”所见的极为有限,所以只有“肉眼”的人,一定是没有断惑、没有证果的凡人,凡人经过受持佛经,努力修行,最初可以获得“清净肉眼”。这是一种介于“肉眼”与“天眼”之间的眼睛,《法华经·法师功德品》里面说:“清净肉眼”能够“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眼界大大开阔了。再继续修行,才能断惑证果,成为具有“天眼”、“慧眼”、“法眼”的圣者,乃至于成为具有“佛眼”的佛。
作为一条成语,“凡夫肉眼”用来形容缺乏观察人或事物的眼光,也用来比喻平凡的见识。
成语“肉眼凡夫”(也叫做“肉眼凡胎”),则指只有“肉眼”的凡人;用来表示平常人、普通人、一般人。(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 |
【古代成语】
同仇敌忾
春秋时期,军队中流传着一首表现士兵们共同抗敌保卫祖国英勇气概的歌谣《无衣》。这首歌谣第一节的大意是:“谁说没有衣服?我的战袍就是你的。国王要兴兵作战了,快修好刀枪长矛,和我一起对付敌人。”另外还有这样一则典故:公元前623年,宁俞受卫国国君之命出使鲁国。鲁国国君设下宴席来招待他。在席间,鲁文王命人演奏《湛露》和《彤弓》,这是周天子奖赏诸侯时用的宴乐。宁俞听后,没有对鲁文王说任何答谢的话。文王便命人私下询问宁俞,宁俞说:“当年诸侯以周天子对敌人的愤恨为己愤,所以都愿为天子立下战功。天子为了赏赐诸侯,便在宴席中命人演奏《湛露》。但现在我们卫国使者来鲁国,鲁文王也命乐工演奏这首乐曲。此时,我只好沉默不语了。”“同仇”和“敌忾”分别来自上面的两则典故。这两个词语的意思相同,合在一起组成了成语“同仇敌忾”。
【词义】敌忾:抵抗所愤恨的敌人。成语的意思是指怀着共同的愤恨,一致对付敌人。
【用法】用来形容同心同德,团结起来一致对付敌人。(摘自《中华成语典故》) |
◇◇◇◇◇◇◇◇◇◇◇◇◇◇◇◇◇◇◇◇◇◇◇◇◇◇◇◇◇◇◇◇◇◇◇◇◇◇◇◇◇◇ |
门庭若市
|
(5)邹忌听了妻妾朋友的赞颂仍不相信。隔日正好徐公来访,邹忌便将他从头到脚地看了一遍,自以为不如徐公美。 |
|
(6)徐公走后,能有自知之明的邹忌照着镜子看了又看,越看越觉得自己不如徐公美;非但不如,简直差得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