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成语】
执迷不悟
“上座部”与“大众部”的分裂,在佛教史上被称为“根本分派”。继“根本分派”以后,佛教内部分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对于“宇宙万有的实有与假有”、“佛陀的神性与人性”、“比丘的修行与解脱”、“众生的灵魂与轮回”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产生了广泛的分歧,导致了佛教的进一步分裂。北传佛教典籍里面说: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世纪,“上座部”又先后发生了七次分裂,形成了十个派别;“大众部”也先后发生了四次分裂,形成了八个派别。
这18个派别,连同原有的“上座部”(后改称“雪山部”)和“大众部”,一共有20个派别。
佛教史上把“上座部”的七次分裂和“大众部”的四次分裂叫做“枝末分派”。经过“根本分派”与“枝末分派”所形成的佛教各部派,虽然存在很多分歧,但是在哲学观点上都主张“我空法有”(“我”指内在的主体,“法”指外在的客体),在修持方法上都主张通过“三学”(指“戒学”、“定学”、“慧学”)来转“迷”为“悟”,实现“涅槃”。
“迷”,本是我们传统词汇之一,与“惑”字同义。佛教传入汉地以后,“迷”与“惑”的用法有了分工──被外物所诱叫做“惑”,积惑不返叫做“迷”。二者有程度上的区别,也就是说,“惑”达到了一定程度才称之为“迷”。
“悟”,也是我国传统词汇之一,与“觉”字同义。“觉悟”,表示觉察了过失、错误;佛教传入汉地以后,“觉悟”一词特指了解了真理。
佛教各部派都主张:要转“迷”为“悟”,就必须持守戒律、修习禅定,获得佛教智慧;否则,就不能由“迷海”登上“觉岸”。这种不能转“迷”为“悟”的情况,就叫做“执迷不悟”。
作为一条成语,“执迷不悟”用来形容:不认识错误或不承认错误,坚持错误。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