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度众生喻
过去有一位名叫须弥罗的比丘,言谈诙谐幽默。有一次,须弥罗比丘与国王相谈甚欢,称适国王心意,于是趁此时机向国王要求一块土地以建立僧坊,国王说道:“可以,你尽你所能快步疾走,当中不得休息,凡你所走到之处的地都赐给你。”
于是须弥罗比丘立即整装出发,快步行走,虽然感到疲累,但为了能多获得一些土地,仍继续坚持,乃至更加快步疾走;后来脚力都用尽,实在走不动了,就改为趴在地上继续匍匐爬行;没多久,已筋疲力尽,便奋力将手杖向前掷出,说道:“此杖落地之处的土地也都归我用来建作僧坊。”
佛说完这个譬喻,接着解释其中含义。佛说道:须弥罗比丘为了争取土地以建立僧坊,虽然已经疲累不已,仍不停下脚步;佛也是如此,为了救济一切众生,常思惟:“如何能使一切众生得到人天之乐,以及获得解脱?”
又如同须弥罗比丘一直快走,未曾停歇;佛也是如此,为了调伏度化优楼频罗迦叶、鸯掘摩罗等,只要有众生可以化度的,佛即前往度化。
又如同须弥罗比丘虽然已经疲乏至极,无力再行走,也会继续匍匐爬行;佛也是如此,度化众生,尽管色身已极度疲苦,在娑罗双树倚息而卧,仍不舍度众之精进心,继续度化拘尸罗诸力士,以及须跋陀罗。
又如同须弥罗比丘为了获得更多土地,用力抛掷手杖;佛也是如此,即使入涅槃,但为了救济、利益众生,将舍利碎成八斛四斗,让众生得以供养植福。尽管所碎舍利微小如芥子,但舍利所在之处,众生恭敬供养与供养佛无异,能使众生获福,得入涅槃。
佛接着说偈,言:“如来躬自度,优楼频螺等,眷属及徒党,优伽鸯掘魔。精进禅度力,最后倚卧时,犹度诸力士,须跋陀罗等。欲为济拯故,布散诸舍利,乃至遗法灭,皆是供养我。如彼须弥罗,掷杖使远去。”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卷第十五(八八)》)
省思:
须弥罗比丘为了争取土地建立僧坊,安僧度众,即使体力耗尽,最后仍奋力掷出手杖;佛以无尽之悲心,全身心救护众生,无私无畏,不辞疲苦,临涅槃之际,仍念兹在兹。感念佛救护众生的慈悲心行,知恩、念恩,吾等亦当效法诸佛菩萨之大悲愿行,“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行菩萨道无有疲厌,广度众生以为报恩之行。
(来源:佛弟子文库)
驼骠比丘的善恶果报
佛陀时代,有一位力大无穷的驼骠比丘,随佛出家后,精进行道,威德具足,证得阿罗汉果。由于驼骠比丘时常发心营办僧事,关照僧众的饮食起居,佛称赞其“营事第一”。
当时,在僧团中有一位福德浅薄的弥多比丘,几乎每次都拿到粗糙的食物,久而久之,便对驼骠比丘产生成见,认为对方是故意分给他不好的东西。后来,弥多比丘公然中伤驼骠比丘,并联合他已出家的姊姊,于比丘尼僧团中诽谤驼骠比丘。驼骠比丘为避免众人因毁谤罗汉而造恶业,只好选择离开,于是显现十八神变,灰身泯智,入火光三昧。
僧团中的比丘们对于驼骠比丘何以被诽谤?何以力大无穷?何以证得阿罗汉果?均感到疑惑且好奇,请示佛陀之后,终于明白。原来迦叶佛住世时,有一位年少比丘,长得眉清目秀,相好端严。一日外出乞食,在城中遇到一名少妇,少妇见其相好庄严,心生贪恋,于是目不转睛地直盯着他瞧。当时的驼骠比丘是一名监督膳食制作的官员,看见这位少妇紧跟着年少比丘,于是不明就里到处传言:‘年少比丘和少妇私通!’因为造作不实的诽谤,以此因缘堕落三恶道中受苦。又因过去在迦叶佛时出家学道,所以今生得证阿罗汉果。在其出家修行的期间,于僧团中料理僧事,某次极力挽救陷于深泥中、驮着米面的驴,以此缘故得力大无穷之果报。
(典故摘自《杂宝藏经·卷二》)
(摘自正信佛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