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舍情爱
从前,有位年轻的少妇征得丈夫的同意后,出家为比丘尼。她加入的比丘尼僧团的导师是提婆达多。她出家时,不知道自己已经身怀六甲,后来,怀孕的情形愈来愈明显,其他比丘尼就带她去见提婆达多。提婆达多要她离开比丘尼僧团,还俗回家。她告诉其他比丘尼:“我当初出家时,并不想在提婆达多座下,我来这里是个错误,请送我到佛陀停留的祇树给孤独园。”她终于如愿以偿地到达给孤独园。佛陀知道她出家前就已经有孕在身,因此是无辜的(没有犯戒律),但佛陀不想亲自处理这件事情,就派人去请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给孤独长者和毗舍佉前来,他们都是著名的佛陀信徒。然后佛陀要戒律第一的优婆离尊者公开处理这件事情。
毗舍佉检查过该比丘尼后,向优婆离尊者说,这位比丘尼在出家前已经有喜了。优婆离尊者因此向大众宣布这比丘尼没有犯戒律。后来,这比丘尼生下一位男孩,波斯匿王认养了这男孩,并且取名童真迦叶。小男孩长大到七岁时,知道她母亲是一位比丘尼后,他也成为沙弥。成年后,他更加入僧伽,成为比丘。有一天,佛陀给他一个观想的题目,他就到森林里去禅修。他热烈、努力地精进禅修,所以在很短的时间证得阿罗汉果。但他继续在森林中住了十二年。
这十二年中,他的母亲都没有见过他,因此非常想念他。有一天,当她看见他时,就追上他,并且哭叫他的名字。这时候,童真迦叶比丘见母亲如此,心中想到,自己若轻言软语、愉快的回答她,她一定会继续执著于他。为了促进她的修行,他故意冷漠地回答她:“你身为尼僧团的一份子,怎么连对儿子的情爱都无法割舍掉呢?”比丘尼以为她儿子不知感激她,就问他说这话的意思。他把刚才说过的话重复一次。听完儿子的话后,这比丘尼心中一片感触:“啊!十二年来,我为了这儿子暗自流泪,他却如此苛刻地对我说话。我对他的一片情爱有什么意思呢?”这么一想之后,她明白在情绪上执著于儿子实在毫无意义,因此彻底去除这份执著。当天,她就证得阿罗汉果。
精舍里的一些比丘告诉佛陀:“世尊!你是他们的皈依。童真迦叶比丘的母亲如果听从提婆达多的话,还俗回家去,他们两人就不可能证阿拉汉果。提婆达多对她的判断绝对错误。”
佛陀回答他们:“比丘们!要往生天上,或证阿罗汉果,不可依靠他人,必须自己精进去求。”(摘自《佛教天地网》)
※※※※※※※※※※※※※※※※※※※※※※※※※※※※※※※※※※※※※※※※※※
贫妇施豆
佛陀在一个国家传授道法,国王广设布施,供养佛与众比丘。都城里有一位贫穷的老妇人,家中一无所有,平日里只能以乞讨活命。她听说国王正在为佛与众比丘设会供养,心中很是高兴。她也想为佛与比丘们做点贡献,可是家中空无一物,只能无奈地叹息。
这时,老妇人忽然看到别人施舍给她的一点儿黄豆,心中一亮。她抓起这些黄豆,急忙赶到王宫,想进宫里把这点黄豆布施在佛的面前。可是,看门人看到这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捧着一点儿黄豆竟想进入王宫中供养佛陀,觉得很可笑,坚决不放她进去。
神通广大的佛陀在宫中察知这件事,他运用神力取走老妇人手中的黄豆,将其遍施在国王摆出的各种食物之中。国王在每种食物中都吃到了黄豆,非常生气,便叫来厨师,准备治罪。
佛陀在旁边劝阻道:“大王,这并不是厨师的错,这些黄豆是宫外一个贫妇所布施的。”
国王听后很不高兴。佛陀便接着说:“这位贫妇一片真善之心,虽是小小的一捧黄豆,也能协助国王施饭食。所以,饭中都有黄豆。”
国王不以为然,说:“这点黄豆算什么?怎么能与我所布施的那些美味佳肴相比呢?”
佛陀说:“贫妇所施的黄豆虽然很微薄,但将来所获得的福善却一定比大王更多。”
国王很是不解,于是请教佛陀:“难道我这么丰厚的布施比不得贫妇手中一小捧黄豆的布施功德吗?”
佛陀向国王解释道:“贫妇的布施虽少,但却是她尽其所有的布施;大王布施的虽多,却全都是来自于百姓,于自己毫无损失。所以说,贫妇的布施多,而大王的布施少,因此,贫妇所得的福报一定多于大王。”
国王听了这番话后深受启发,于是命人把贫妇请进宫中。(摘自《佛教天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