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思想对当时印度社会的启示 第三节
释迦牟尼理想的佛国净土
③
这美好的世界仅靠螺这位转轮圣王来教化是不够的,还须一位佛陀来辅佐才行,这就是未来佛弥勒菩萨,弥勒是《阿含经》中提的唯一的菩萨,经三十劫(大约五十亿年)成佛至真等正觉。“弥勒出现时,声闻三会。初会之时,九十六亿比丘之众;第二之会九十四亿比丘众;第三之会九十二亿比丘众,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这就是有名的“龙华三会”,说弥勒成佛在一株名为“龙华”的菩提树下,并在树下说法三次,所度众生极多,这些原始圣典中的片段描写,后来都汇入了大乘经,成了描写弥勒净土中的许多经典之一。《中阿含经·说本经》对弥勒净土的描写是最原始朴实的。其后,诸大乘经则有比较详尽的刻画。例如唐译的《弥勒下生经》对弥勒净土的描写即有下列几个重点:
1、象征土地辽阔,交通发达的“大海水渐减”,“地无诸荆刺”。
2、象征工业进步,经济富足的“自然出稻香”,“诸树立衣服”,“诸有欲便利,地裂而容受”。(其他二译还有“金银、珠宝、车渠、玛瑙、珍珠、琥珀、各散在地,无人省录”的描写)
3、象征医药发达的“人寿八万岁”,“无有诸疾苦”。
4、象征道德清净的“彼诸男女,皆由善业生”。
(摘自《人间佛陀与原始佛教》弘学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