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与社会】(56)           
 

当前社会与佛教 ①

佛教不是一神教,也不是多神教,佛教的特色不在“神”教,佛教的特色是“佛”教。“神”还留有自我臆想的自恋情结,“佛”教的目的是要教人离开自我中心,而不是去讨好神的自大或向神的自负看齐,“佛”是透过戒﹑定﹑慧,断除无明与贪瞋的解脱者,一生四十五年的教化,破迷启悟,奠定人类由“无明”转向“文明”的历史关键。简要地说,佛教就是佛陀的人格教育,一种在情绪上﹑态度上﹑价值取舍上超越凡情俗见的智慧之教。身为佛教徒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佛陀的人格,把握时间(精进),传播佛陀的智慧与精神,俾使社会“无明”更少,“文明”更多,以弥补当前家庭﹑学校与社会对人格教育的轻视与缺失。

当前社会的人格缺失,主要是“铜臭味”很重,有下列症状:价钱优先于价值,投机优先于投资,个人利益优先于社会公益,营利事业优先于教育事业,资源开发优先于生态维护,工业生产优先于污染防治,巧取豪夺优先于公平分配。
                     (摘自《新雨月刊》第13期 社论)

净化世界,从心开始

四、培养慈悲利他的心

慈悲心是佛教修行的重要内容。经云,“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这不仅适用于他人,也适用于自己。在慈悲他人的同时,无形中也会化解自身痛苦,给予自己喜乐,正是自利、利他双赢举措!在慈悲者的心中,世界到处充满需要帮助的人。世界需要自己,生命就有了更多的意义,人生价值因此得到最大的彰显。现代世界,太多人因为空虚悲观而放纵堕落,甚至选择自杀。他们把自己圈梏在狭小封闭的自我空间,听不到世人的呼唤,也看不到存在的意义。须知,世界的意义,只有在大慈大悲者心中才会完美显现,正如《十明论》所说,一切众生生死流转的苦海,“亦是一切诸佛众圣贤宝庄严大城,亦是文殊普贤常游止之华林园苑”。如果说世间一切事业都有尽头,但利他事业却没有尽头。只要众生无尽,世界无尽,利他事业也就无尽。所以,慈悲心不仅可以创造充满喜乐、充满价值的世界,而且可以创造无限增上的世界。(摘自《人世间》总009 释净智)

 

试论佛教戒律对
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无论是亲自不告而取,教人不告而取,或派遣他人不告而取他人之财物,再者就是不管用骗取、强夺、霸占等不正当手段,获得五钱以上的赃物者,皆成不可悔罪。偷盗戒非常繁复微细,也有轻重之分,并细分为不可悔罪、中可悔罪、下可悔罪。佛教认为,不论国家的、父母的、他人的、三宝的、地上的、水中的,还是动植飞禽、矿产物质等一切财物,只要有其所属的主人者,皆不得偷盗。即使是在路上捡到钱财物件,也不能居为己有,因为这些遗失在路上的钱物还是有主人的,要是找不到主人,也应该交公。在我们身边常常有这样的人,他们虽然生活十分清苦,但在拾到上万甚至几十万重金时,不被金钱诱惑,而是为失主所急,想方设法寻找失主,把钱交与失主,这种拾金不昧的高尚精神,正与佛教不盗戒相吻合。 (摘自《佛教在线》周祝英)

佛教的财富观 ⑦

2、净财

佛经中也把财富当作净财。所谓净财,就是清净的财富。净财不但是维持生计的必要条件,同时还能利益社会、造福人类。那么,什么样的财富属于净财呢?

首先,来源是正当的。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谓道,就是正当的谋生之道,也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命。只有通过勤劳、智慧获得的财富,我们才能心安理得地享用,不必有任何后顾之忧。

其次,要懂得合理使用。佛陀一再告诫我们要奉行简朴的生活原则,因为欲望一旦鼓动起来,往往就难以控制;奢侈的生活习惯一旦养成,往往就难以放弃。和地球的资源一样,人的福报也是有限的,过分放纵自己的欲望,不仅对身心有百害而无一益,更会将幸福提前支取。 济群法师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