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慈悲理念及其现代意义③
到大乘佛教时,为了突出慈悲的深意,便将慈悲喜舍定为佛之本性,《大般涅槃经》说:“善男子,大慈大悲名为佛性。何以故?大慈大悲常随菩萨如影随形,一切众生必当得大慈大悲,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将慈悲喜舍由修行法门提升为佛性的地位,体现了大乘佛教对慈悲的重视,大乘佛教认为证悟成佛必须要透过“慈悲”的实践来实现,建立了大乘佛教以慈悲为中心的基本特质。
大乘佛教强调慈悲是佛教的根本,《大智度论》: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劫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就是说,慈悲是佛法中最重大的原则,是佛教的根本所在。大乘佛教菩萨的特征就是全力践行大慈大悲的原则,以普度众生为自己的崇高职责和伟大理想。
(摘自《报恩》2009.2
孔祥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