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讲解(52)

      ───────────────

           傅老师讲于2004年6月9日清凉山佛学苑

人没有智慧,只能生活在愚痴的黑暗里

提要: 
 ■ 佛教讲的智慧是从断烦恼中出生的,菩萨的爱是悲心
 ■ 正邪分不清楚,就不可能出生大智大悲
 ■ 你只顾眼前,别人考虑到将来,这是智慧的不同
 ■ 人没有智慧,只能生活在愚痴的黒暗里
 ■ 大智是成佛,小智是“智不及愚”
 ■ 苦从愚来,佛度众生是为了消除众生的愚

佛教讲的智慧是从断烦恼中出生的,菩萨的爱是悲心

“用是故得聪明大智”,要有智慧还要有悲心,这样的人才叫聪明,聪明也是从智慧和悲心中来的。我们佛教讲的聪明有一定的原则,就好比世间上也讲智慧,我们佛教也讲智慧,这里边就有区别。佛教讲的智慧是从断烦恼中出生的,世间上讲的智慧一般是指一个人所学到的学问知识,或者是经验的累积,它不是从断烦恼中来,所以世间上的智慧仅仅能增加你的人天福报,而不能引你出生死轮回。悲心也是这样的,母亲对孩子的慈爱跟菩萨对众生的慈爱性质不同。母亲的爱容易变成宠爱,结果这种爱就变成了害。菩萨对众生的慈爱是一个悲心,况且菩萨对众生的悲心也是离不开他的智慧,菩萨也是悲智双全,只是没有佛那样的圆满。

正邪分不清楚,就不可能出生大智大悲

所以智慧和悲心里就有小智小悲,大智大悲,还有邪智邪悲。邪智就是世间人讲的小聪明,他心地不真实、自私,从根子上来说仍然是愚蠢,因为正邪分不清楚本身就是愚蠢。邪悲呢?愚痴的悲心就叫邪悲,最后仍然伤害了别人,乃至于两败俱伤。所以什么是真正的智慧跟悲心,我们一定要明确,不要看到智和悲就以为都是好的。辩证法是一分为二,如果你不能一分为二,你就不可能出生大智大悲。

你只顾眼前,别人考虑到将来,这是智慧的不同

由于智慧的不同,有时候你认为是一件好事,但别人认为是一件坏事,你只顾到眼前,别人考虑到将来。所以智慧是一层高一层,究竟有多少层,这就很难说了,拿菩萨法来说,初地修到十地,每一地的智慧都不同。

人没有智慧,只能生活在愚痴的黒暗里

我们中国的文字很值得研究,智字上面就是知道的知,所以你首先要明白呀,佛法不懂,一问三不知,那叫什么智慧?知底下再加一个日字,日就表示太阳的光明,佛法的智慧就是以光明来表示的。所以一个佛弟子的观点,如果跟释迦佛不一样,乃至把佛法反说,那你引导众生走的是什么路?你佛法这条光明大道不知道,当然就只能是一条黑暗之路了。要知道有的人在一片黑暗中还能活得下去,这个不稀奇,众生没有得到佛法前本来就是在漫长的生死长夜里。有许多种的众生,就生长在黑暗的地方。不光是鬼看见太阳害怕,有些人他活着看见太阳也害怕,比如人大病快死的时候,他就是看见阳光就害怕,他总是面向黑暗的,这种种现象人世间就看得到了。所以一问三不知,这个人哪有智慧的光明?只能是年年月月都生活在愚痴的黑暗里。

大智是成佛,小智是“智不及愚”

大智就是成佛,大智才能有大觉,大觉的人肯定有大智。我们常念“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这个“大觉”就是成佛。小智呢,小智比没有智慧好,但是他仍然脱不了愚痴,所以又叫“智不及愚”,即智慧不够所形成的愚。

苦从愚来,佛度众生是为了消除众生的愚

佛教是最反对愚的,释迦佛来娑婆世界成佛,就是为了消除娑婆世界众生由于愚痴而产生的种种痛苦。娑婆世界众生有个特点,个性非常刚强,好比钢铁,用得好,利益众生,用得坏,害了众生。从好的方面发展,刚强可以成佛,从坏的方面发展,你越刚强造恶业越厉害。钢管能造房子,钢刀专门杀人。所以娑婆世界的众生没有得到佛法以前个性刚强,造恶非常厉害。得到了佛法以后呢,他个性刚强,他不证果成道誓不罢休,有这样顽强的意志,才能有极大的成就。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