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佛陀的话】(36)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法句经
       
     (Dhammapada)

    第二:不放逸品

  26 愚者恣情放逸,
    智者则如守护珍宝一般,
    珍惜地守护着不放逸。  
(摘自《南传白话法句经》敬法比丘译)

法藏碎金

持戒门

《梵网经菩萨戒本》

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缘、瞋法、瞋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瞋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第九瞋心不受悔戒) (摘自《法藏碎金》徐恒志辑录)

罗喉罗经

335.“你是否因为与智者常住一起而轻视他?你是否尊敬手持火把为人类照明者?”

336.“我不因为与智者常住一起而轻视他,
     我始终尊敬手持火把为人类照明者。”

337.“愿你摒弃美丽迷人的五官享乐,虔诚地出家,结束痛苦。

338.“与品行高尚的朋友交往,在僻远安静的地方隐居,节制饮食。

注:①以上是世尊和罗喉罗的一问一答,从下是世尊对罗喉罗的教诲。
                             (摘自《经集》 郭良鋆译)

佛陀的格言

十一、心境

八○、当一个人的言谈和举止怀着良善动机时,快乐便像影子般地跟随他。

八一、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为引导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个人本着污秽的心去言谈举止,那么苦恼便立刻会跟随他,宛如车轮紧随着挽牛的足蹄。 (陈柏达居士选译)

*阅经录片*

五阴(蕴)略释 ④

云何色如实知?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色;如是色如实知。云何色集如实知?于色喜爱,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实知。云何色味如实知?谓色因缘生喜爱,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实知。云何色患如实知?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实知。云何色离如实知?若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如是色离如实知。 (摘自《法海点滴》释惟明编述)

慈悲喜舍

满怀慈心的人应如何将慈心散发到某个地方呢?正如我们对于一个可爱友善的人充满慈心,同样的,我们也应该将慈心散发到所有众生身上。何谓慈心?即在众生心中是慈心的、慈心的行为、慈心的境界、不含敌意的慈爱。

满怀悲心的人应如何将悲心散发到某个地方呢?正如我们对于一个不幸或罪恶的人充满悲心,同样的,我们也应该将悲心散发到所有众生身上。何谓悲心?即在众生心中是悲心的、悲心的行为、悲心的境界、不存残酷的悲心。

满怀喜心的人应如何将喜心散发到某个地方呢?正如我们对于一个可爱友善的人充满喜心,同样的,我们也应该将喜心散发到所有众生身上。何谓喜心?即在众生心中是喜心的、喜心的行为、喜心的境界、不存忌妒的喜心。

满怀舍心的人应如何将舍心散发到某个地方呢?正如我们对于一个既不是友善,也不是不友善的人充满舍心,同样的,我们也应该将舍心散发到所有众生身上。何谓舍心?即在众生心中是舍心的、舍心的行为、舍心的境界、不存忧虑的舍心。
                       (摘自《佛陀法语》达弥卡法师)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