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2)

─────────────────────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

傅味琴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2006.3.14

 

观念颠倒了,贪痴烦恼就起来了

提要:

  ■ 观念颠倒了,贪瞋痴烦恼就起来了
  ■ 以讲法去度化有缘的众生,这才叫“化缘”
  ■ 比丘应该托钵乞食,住处要离村庄不太远
  ■ 乞食不能有要求,受施后要为施主说几句法语
  ■ 以前有位年青比丘,一路托钵,只要饭不要钱

观念颠倒了,贪瞋痴烦恼就起来了

人们非常熟悉“化缘”这两个字,这两个字中国佛教有他们固定的解说。我有我的看法,其实我的解说倒是不错的。举个例子,民间到了年初一都要拜年,一见面就说“恭喜发财”,民间固定的解说,发财就是财缘发达。虽然照我的解说,民间这种情况不多了,但是偏偏今年我们碰到了,可见得我的解说不错。今年年初一咱们有的同学去看看做木工的彭师傅,送了一碗丸子去。彭师傅马上发财,我们去了两个同学,他给两个同学每人发二十元,你不拿他偏要你拿,你不拿就是表示看不起他,或者表示他发不了财了。(众笑)发财是这个意思呀,年初一把自己的财发出去一点,这叫发财呀。现在发财的意思是希望外面的财到我这儿来,这不叫发财,这叫收财。收是收进来,发是发出去嘛,单位里的收发室就是这个意思。观念都颠倒了,为什么会颠倒啊?贪瞋痴烦恼起来了,个个贪财,不肯发财嘛。

以讲法去度化有缘的众生,这才叫“化缘”

再回过来说,化缘,按照我的解说,化是度化,这个众生跟我有缘我去跟他讲法度化他,让他转变,这叫化缘。蛮好的词,结果现在变成了向众生要钞票,佛门里整天想钞票,这个佛门还像样吗?佛门里的人应该是尽我所有作供献,佛门就是一个供献的场所,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奉献爱心。

比丘应该托钵乞食,住处要离村庄不太远

我又想起一件事情,比丘应该托钵,托钵是乞食的意思。从前佛在世的时候比丘都是托钵,从来没有买米买菜买柴烧起来,煮起来。至于斋堂、斋堂规矩等等,这是佛教传到中国来,乞食制改为丛林制搞出来的。人生几何?把时间花在煮饭煮菜上,还不如到了吃饭的时间就托了钵到附近的村庄里去乞食,因为要乞食所以比丘住的地方不能离开村庄太远,太远了托钵乞食不方便,要走很多路。要在离村庄不太远的地方,找个安静之处,自己用功修行。

乞食不能有要求,受施后要为施主说几句法语

托钵是乞食,不是要食,只要能维持生命就可以了。你不能有所要求,施主给你什么你就吃什么。佛教传到中国来,乞食制据说从未推行过,其实中国民间信佛信菩萨的人普遍都是,怎么会乞食制推行不起来呢?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乞食变了要食,提出要求来了,那你乞食就困难了。比如人家看见你来托钵乞食了,马上把饭啊菜啊拿出来供养你,你问:“荤的还是素的啊?”人家说:“素的素的。”你还要闻闻,“你这个锅子有没有炒过荤腥的东西啊?(众笑)锅子炒过荤腥洗不干净的,除非你买一只新锅子炒给我吃。”吃素是一个妙行,妙行就是好事情,可是不能执着得这么厉害啊。

而且受施后要报施主的恩,就要给他说几句法,施主供养你饮食,你要供养施主法食。而且乞食只准一天乞食一次,不是肚子饿了就去乞食。当你看到钵里的饮食足够你一天的量时,你就不能要了。你不能多要一点,留在明天吃,佛制规定,你今天乞到的食今天吃光,不准留到明天,以防你有储蓄的习惯,有储蓄必有防护,有储蓄必有贪心。

以前有位年青比丘,一路托钵,只要饭不要钱

虽然在中国乞食制变了丛林制,但是个别人还是有一颗想乞食的心。我年轻时听说五台山有两位比丘尼,她们就是坚持乞食,这两位比丘尼信心非常好,五台山多么冷啊,可是她们住的地方连门板都是破破烂烂的。还有在94年那一年,那时我在办佛学院,来了一个年轻的比丘,相貌清秀得很,高中文化,可惜的是他没有留下来,因为他还要往前走。他一路上不住旅馆,也不买饭吃,身边也没钱,就是托钵。我觉得他真了不起,就问他,“你不住旅馆晚上睡哪里啊?”我以为他晚上是睡在屋檐底下,或者睡在土地庙里,结果都不是,因为他在农村走,农村有稻草堆堆,他往稻草堆里钻进去,他说稻草软软的,暖乎乎,非常舒服。他唯一的苦恼,人家搞不懂他托钵是要什么,结果就在钵里丢钱,一下子钱就高起来了,他苦恼得喊:“我不要钱,我不要钱。我要吃饭。”懂吗?托钵是乞食,不是叫你去向人家要钱,这个年轻比丘的形象在我心里深深的难忘。

 

上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