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64)
───────────────────────────────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农历二月十五起讲)

傅味琴讲于 2006.4.19

 

世人对凡夫的乐追求执著,
所以走上一条流转生死的路

提要:

  ■ 世人对凡夫的乐追求执著,所以走上一条流转生死的路
  ■ 修行难,难在内心有烦恼种子引生了对外境的迷惑
  ■ 魔王追求天乐,魔子魔孙追求人间的乐,都是五欲的乐
  ■ 假如人追求的快乐冲破了道德的防线,后果不堪设想
  ■ 佛教不追求天上的快乐,不能用凡夫观点来解说净土极乐

世人对凡夫的乐追求执著,
所以走上一条流转生死的路

我们天乐、禅乐、涅槃乐已经讲了好几天了。天乐是凡夫追求的乐,为什么凡夫不能了生死?因为他们对凡夫的乐,迷惑得很,执着得很。追求快乐是每个众生的天性,世间人这种天性,就是流转生死的习性,为什么称为天性?因为他无始以来生死流转已经养成牢固的习气了,今世一生下来就带有这种爱好,好像成了与生俱来的习性,这种习性又促使我们继续流转生死。而修行人呢?他要了脱生死,他在努力消除这种习性。所以说世间跟出世间是两条路线,它们是对立的。世俗人也有佛性,修行人也有佛性,佛性是相同的,因此世间上人的觉悟跟修行人的觉悟,有的方面表现是相同的,可是走的路线就两样了,一个是走生死流转的路,一个是走了脱生死的路。

修行难,难在内心有烦恼种子
引生了对外境的迷惑

为什么修行难?为什么在生死苦海里不容易跳出来?都是由于内心的烦恼种子引生了对外面种种境的迷惑,而去追求五欲享受的快乐。一般来说,人世间上层的人觉悟会高一点,追求也高尚一点,可是他们仍然在迷茫之中。比如科学家研究到最后,往往就研究不下去了,因为他的觉悟有限,这时候他们很容易去信宗教。由此可见,宗教很容易被上层阶级所接受。人世间把宗教看成是思想的升华,可是信宗教的人最多升到天上,即使他们比普通人清高一点,仍然是在流转生死的范围里,因为他们贪图凡夫的快乐。

魔王追求天乐,
魔子魔孙追求人间的乐,都是五欲的乐

凡夫的快乐,跟五欲享受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如果没有五欲,凡夫就感到不快乐。魔王波旬虽然在天宫里,魔子魔孙却是在人间,他们都在追求五欲的快乐,魔王波旬是追求天上的快乐,魔子魔孙低级一点,是追求人间的快乐,不管怎么说,都是追求五欲的快乐。

假如人追求的快乐
冲破了道德的防线,后果不堪设想

女孩子为什么爱美?因为她以美为快乐,哪怕这个美是假的,她也快乐。比如女的都喜欢化妆,一化妆就美了,其实这个美是假的。所以凡夫追求的快乐,是没有原则的,这就形成了凡夫的心态、凡夫的习气、凡夫的观念、凡夫的痛苦和凡夫的生死流转。如果有觉悟的人在教育众生,提高众生的觉悟,那这个快乐还比较清净一点。要不然的话,就会像现在世俗人那样五欲泛滥,道德下降,使人世间追求的快乐越来越低级,越来越庸俗,越来越肮脏。哪怕世间上文化水平、生活水平在提高,科学在发展,可假如人追求的快乐冲破了道德的防线,后果不堪设想。

佛教不追求天上的快乐,
不能用凡夫观点来解说净土极乐

我们佛教不主张追求天上的快乐,从一点来看,佛教跟宗教就不同。如今佛门里边对“极乐”这两个字普遍是从凡夫观点来解说的,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唸佛的人目的就是往生极乐世界,至于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快乐?他们就不明白了,因为他们不学佛法。尤其是近一百年来,由于某些人极力宣扬,不要多听佛法,今天有的更提出来,只要一句样样不要。不懂佛法当然只能从世俗眼光来理解,以为就是极其快乐。那它跟天上有什么区别?仅仅是两个地方罢了。好比说,美国也快乐,英国也快乐,还不都是世间的快乐?仅仅两个地方。

 

上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