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可怕,涅槃也可怕,称二怖畏,
不要留在生死里,也不要留在涅槃里
提要:
·彼岸没有无常,没有烦恼,没有小我,没有染污,故是无穷无尽的乐
·把佛经译成白话很困难,可别把佛经的偈译成了打油诗
·因为涅槃非常安乐,因此有些人就发不了菩提心。他被众生满身的烦恼给
烦死了
·没有极大的忍耐力和慈悲心,只图个人的安乐是带不了很多学生的
·生死可怕,涅槃也可怕,称二怖畏,不要留在生死里,也不要留在涅槃里
彼岸没有无常,没有烦恼,没有小我,
没有染污,故是无穷无尽的乐
生死是很可怕的,离开了生死就到了彼岸。彼岸是常乐我净,彼岸没有无常,只有常;彼岸没有烦恼,就离开了流转生死的苦,才是真正的快乐;彼岸没有自私的小我,彼岸的“我”可是个大我,以无边无际的空为我;彼岸离开了染污故曰净。所以说彼岸是无穷无尽的乐,此岸是无穷无尽的苦。
从前听说德国有个诗人写过一首诗,题目就叫《彼岸》,据说写得好,真盼望能看到这首诗,可是到现在还没有看到。如今时代在前进,咱们佛弟子中间也出几个懂佛法的文学家,那多好啊。过去的文学家,有人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白话文,意义很深奥啊。
把佛经译成白话很困难,
可别把佛经的偈译成了打油诗
附带再插一句,有人主张把佛经翻译成白话文,可是很困难。你看我把一个偈子四句话,翻译成语体文,翻译成一大篇,还不能够完全说明这四句的意义。如今有人也在把佛经翻译成白话文,可他简直是在胡闹,也不看看自己有没有水平。佛经里蛮好的偈,被他翻译成了打油诗。你要翻译成白话文,白话文里边的含义,要让人越想越有味道,越想越深奥,那就行了。可是现在这样的人一个也没有。这一次我们出的杂志里,我摘了几句印度诗哲泰戈尔的诗,意义很深,蕴含着深奥的哲理,像那样才行。
如今佛门里的人连佛法的意义都不懂,写的文章全是八股文,干巴巴的,全是统一规格,在老古董里翻跟斗。最近经常有读者来信,说我们这个杂志人家很欢迎,变成抢手货了,看到一本就不肯放,真叫爱不释手啊。
因为涅槃非常安乐,因此有些人就发不了
菩提心。他被众生满身的烦恼给烦死了
话再说回来,生死可怖,到了彼岸,生死了脱,就没有痛苦了,在了生死上是究竟了。可是释迦佛后来又说了大乘佛法,叫证了阿罗汉果的人从彼岸的涅槃里跳出来,有的阿罗汉就不理解:一会儿说我应该了生死,一会儿又说我应该要跳出涅槃,到底咋回事?很多人看佛经,也认为佛一会儿这么说,一会那么说,搞不清楚。所以释迦佛预先打好招呼:法无定法。据说当场就有五百人不理解而退席了,因为他们有些已经了脱生死,非常安乐,释迦佛叫他们再回到生死里去度众生,众生满身烦恼,他就不乐意了。
比方说,我年轻时从事两种工作,对象都是人,一个是我给病人的心理治疗是用讲课方式教育人;还有一套称之为被动运动,在治疗上都很有成效。那时有人跟我说,“你这两手失传了,太可惜啦,你不愿收徒弟,总要传给你的儿子。”我朝他笑笑,“我儿女都不肯干这一行。”他说“为什么?”“因为他们见人就怕烦。”
没有极大的忍耐力和慈悲心,
只图个人的安乐是带不了很多学生的
看看你们现在对我这个老师很羡慕,受很多人敬爱,出去有人送,回来有人接,有这么多人聚在老师身边,他们都会照顾我。以后你们也带了很多学生,别到半路上烦死了,还不如到小精舍里去做安乐王。没有极大的忍耐力,没有极大的慈悲心,你能带这么多学生吗?逃都来不及了。当妈的心里烦的时候,还会火起来骂孩子,“个个讨债鬼,给你们烦死了。”
生死可怕,涅槃也可怕,称二怖畏,
不要留在生死里,也不要留在涅槃里
所以有人证了阿罗汉果,要他发菩提心,他就转不过来,所以说生死可怕,涅槃也可怕,叫二怖畏,两个都可怕,到了涅槃彼岸还有什么怖畏啊?你跳不出来你也成不了佛了,要成佛才圆满。成佛要断习气,而了脱生死只要离开烦恼就行了。说一句通俗的话,你只要没有想钻到妈妈肚子里去的烦恼,你就不会钻进去,不钻进去,就不会生下来,没有生就没有死,生死就了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