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12-3)(总第57)

────────────────────────────────

傅味琴讲于  2002.3.25

佛菩萨的身口意天天在度众生,要把凡夫的身口意转为菩萨的身口意,就得靠菩提心和慈悲心

提要:
 ·学了佛法要依教奉行,身口意才能清净
 ·佛弟子清净身口意,应比世俗人更高尚
 ·佛菩萨的身口意天天在度众生,要把凡夫的身口意转为菩萨的身口意,就
  得靠菩提心和慈悲心
 ·融化烦恼要靠出世间法的智慧,才能达到身清净,语清净,意清净
 ·利他功德最崇高,大乘要建立在没有烦恼的清净感情上,和众生心连心
 ·以菩萨的三轮功德度众生,更增加了自己的身口意功德
 ·在转变过程中,能得到佛菩萨功德的加持,那性质就不同了

学了佛法要依教奉行,身口意才能清净

皈依了学法了,要依教奉行,你照佛法去修,慢慢你身口意就变成清净了,修就是修身口意的清净。众生的身不清净,口不清净,意不清净,口不清净不是指的吃的东西不清净,人吃的东西,要清净也清净不了,雪白的白菜还不是大粪浇出来的?口清净是指语言要清净。意清净,就是心里要清净。

那么清净哪里来?从皈依来,信了佛要在法上依教奉行,身口意就会清净起来。

佛弟子清净身口意,应比世俗人更高尚

所以大家可以明白,即使用智慧的火焰使烦恼习气融化了,这还不够。比如说世间上的好人好事,在咱们看起来还不够,因为咱们对清净的要求比他们高,好比世间上好人,虽然别的都不贪,可是还会贪喝酒。咱们在皈依了三宝以后,应该使身口意都转为清净。

佛菩萨的身口意天天在度众生,要把凡夫的身口意
转为菩萨的身口意,就得靠菩提心、慈悲心

佛菩萨的身口意称三轮,就好比车子的轮子在转,他一心为度众生,天天讲经说法,转动佛法的轮子。凡夫的身口意称三门,就像门那样,门一开,好东西也接受,坏东西它也接受,好人也进来,坏人也进来,那就不清净了。好比寺院山门一开,好人进来礼拜供养,坏人进来偷东西。

修行就是修身口意,要把三门修成三轮。身,为度众生;口,要说智慧觉悟的话;意,发菩提心、慈悲心,充满着觉悟。

融化烦恼要靠出世间法的智慧,
才能达到身清净,语清净,意清净

再讲下去,烦恼习气虽然融化了,可到底你是世间智慧的融化,还是出世间智慧的融化?是世间好人好事的转变,还是佛菩萨智慧极其清净功德的转变?你要达到佛菩萨清净功德的身口意的转变,那么只有通过皈依、学法、提高觉悟、断除烦恼,修成身清净语清净意清净。所以不仅仅要把烦恼习气融化掉,还要在融化的基础上安立起身语意的清净功德。

利他功德最崇高,大乘要建立在
没有烦恼的清净感情上,和众生心连心

一切功德中利他功德最崇高、最伟大,佛菩萨身口意都具足菩提心,都是大乘功德。

在利他功德上,众生能得到你身语意清净的利益,你的身口意功德更殊胜。把烦恼习气变成没有烦恼习气的感情,再进一步使这种感情更加殊胜。也就是说我们在改变自己,融化自己烦恼习气的时候,要跟众生在一起,这就是大乘修法,也是无上乘修法,就好比把各种各样熬汤的材料放在一锅里熬出来清净感情,跟众生心连心,不分你和我。

以菩萨的三轮功德度众生,
更增加了自己的身口意功德

再加进去菩萨的大悲心慈悲心,修好身功德、语功德、意功德,以这种三轮功德去广度众生,使众生也能够转变,这度众生的功德又回过来,增加了自己的身口意的功德。

在转变过程中,能得到佛菩萨功德的加持,
那性质就不同了

我们即使在转变,在修身口意的功德,可是远远比不上佛菩萨,佛菩萨是彻底清净、彻底觉悟、彻底圆满。如果在咱们这个融炉里,一切众生能够得到佛菩萨功德的加持,那岂不更好? 所以再把佛菩萨的清净功德安立上去,那样性质就不同了。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