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佛学问答
佛学问答
(一四三)
苦行的意义是什么?
谈到修行,不管古今,都要吃苦,并且经过若干劫,如释迦牟尼佛,人家要求布施眼睛即给眼睛、人要鼻子即给鼻子,如此牺牲,若干劫才能成佛。
晓得自己是凡夫才好修行。我们要在一切的烦恼中好好调理,这是别人无法替代的事,等调理得当,自然智慧明朗,无明散去,这就是参自己。在一个常住中修苦行,修久了,自然也了解别人的丛林修苦行的意思。修苦行是除妄念最好的方法,而且当我们修到将苦化为乐时,自然一切事情就会明明朗朗,无不通晓,而智慧大开。
修苦行是从苦中越修越不觉得苦,而且渐渐觉得快乐轻松,并没有感到是在工作,这就是业障渐渐在消,若是越做越觉得痛苦烦躁,那就是业障在番绞。不要以为佛菩萨是多苦,佛菩萨已经从苦中磨练得业障消除,没有苦感,做什么事都已轻松自在,而不觉得在做什么,也不觉得自己在度众生。
我们工作,不要说你现在在寺里为佛做事,或为师父做,而是为消自己的业障做。我这里没有什么可学的,只是扫扫地,做些苦行。但扫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会扫,要能高高兴兴扫,否则,扫地扫得起烦恼,无明业障反而缠上来。
你看看过去祖师们的书,那些祖师并没有走,还在为我么说法。
我们无论到什么地方,只要愿意抱着吃苦的心态,愿意忍一切辱、吃一切亏,不畏艰苦,一定都会进步。
我们修苦行是在借各种事境,磨练我们不起无明烦恼,洗除习气,锻炼做人做事的各种能耐,并不是要做什么劳力事,才叫做苦行。打破对一切顺逆境的分别,就是在修苦行。出家就是要吃苦受苦,只有在苦中才能开发智慧。
妄想多的人,需要做一些杂务事,将念头有个寄托。否则妄念纷飞,要他念佛也念不下去,只有善根利的人,可以静静地念佛念下去。一面工作、一面念佛,会渐渐地不觉得在工作,而且自然会生起平等心。
(广钦老和尚)
如何理解“不思善不思恶”的心?
“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是《六祖坛经》上说的。“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是指真心,真心就没有善恶,讲善讲恶是普通心,它是相对的,有善就有恶,有恶就有善,这是一般众生心,真心它无所谓善,无所谓恶,无所谓佛,无所谓众生,本来就是如此,有个什么恶?有个什么善?
(惟贤法师)
有关菩提道次第所出问题解答
一三八问:爱执他者有何胜利?
答:《入行论》说:“尽世所有乐,皆从利他生。”当知世间安乐,由爱他命,受不杀戒,由爱他财,受不盗戒,故得人身。梵天由对四洲有情,生起慈心,方得梵王。推之出世乐,由爱他故,修六度四摄,圆满福德资粮。由此增上修菩提心,亦为爱他,故无论佛果功德,下至地道功德,声闻缘觉三学功德,莫非由他爱执生。声缘三学以戒为本,所谓戒即由他爱而有。罗汉去贪,可谓自利,然其去嗔,即为爱他。非声缘无慈悲,特不如菩萨之广大胜利而已。诸佛未成佛以前,与我辈相等,否则,彼自性为佛,我等不须修,即修亦不能成佛了。以无自然常佛,我昔为天王时,彼佛或为我臣僚,甚且堕三途,以彼能去我爱执,生起他爱执,故能成佛。若真生起他爱执,虽杀盗淫妄,亦成功德。如昔释迦过去为商主时,为怜大盗欲杀五百商人,将堕无间地狱,心生不忍,乃杀大盗。以此早得出离一百劫,并积集一百劫福德。从凡夫起,直至成佛,所有功德,皆从他爱执生,此执应执,纯利无损,应生决定。
(摘自《灭除心暗曼殊意光论》郭和卿著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