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佛学问答

佛学问答 (一

有关菩提道次第所出问题解答

一八O问:戒之自性(即何者是戒)?

答:菩提道次第中说:“由遮止损他事,令意远离之思者谓戒。是以律仪戒为主,增上而作也。以彼思之串习,而成上上圆满戒波罗密多,非谓于外建立有情胥离损害之门。”戒之总体,兼止恶行善二分。此说戒之自性,乃专指戒中防止恶业之律仪戒,以防恶之力,律仪戒最大故。次说戒波罗密。谓由菩提心摄受修此防护心(断损他心),辗转增上,至于圆满,即为戒波罗密。此亦不依外境而言,但依内心而说戒波罗密圆满。戒波罗密有二义:一,向彼岸而行;二,已到彼岸。故串习及圆满,皆称戒波罗密多。

(摘自《灭除心暗曼殊意光论》郭和卿著述)

什么是平常心?
如何妙用平常心?②

人生不可能不面对人事物,更不可能舍弃广大的众生,自心总要和有缘的众生打交道,就是妄想逃避也避不开。就算避开了张三,也难逃避李四,还有更多的王五赵六等待着你去面对。你到深山中不见人类,也要和其它的众生在一起。

修行人面对一切有缘的众生应该如何的用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生课程。在与别人或众生相遇相撞时,自己当下的心应该如何用?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学会妙用处理应该处理的事情,这是非常重要的人生课题,是必须要学会妙用的必由之路。

在面对人类或面对一切众生的当下,自己是应该有心,还是应该无心?如果有心是凡夫,如果无心是死人。应该做到无住而生心,生心而无住。无住就是对一切的境相人事物,明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自心要安详空净,如如不动自我的分别执着意识心。

在遇事如如不动自我意识心的当下,并不是死人,更不是砖瓦石块,而是了了灵知,明白我空心空,自己所面对的一切境相全是空幻不可得。在空幻不可得的同时,也不能舍弃妙用的同体大悲心,要用一颗慈悲父母的爱心悲心尽量帮助爱护一切的众生,通过自己的妙用慈悲心尽量让自己有缘的众生不受一丝一毫的痛苦折磨。

让自己遇到的有缘的众生,通过自己的慈悲心的帮助,都能明白人生是梦、一切皆空皆幻的真理,让有缘的一切众生早日离苦得乐。通过自己的慈悲妙用心,让一切有缘的众生早日走上光明的智慧解脱大道,不再为了虚假的梦幻转圈子,更不再为了得不到的水泡泡费尽心机地拼命追求。

(仁德大和尚)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