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法途中,闻、思、修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龙树在《致国王书》中说:“合理的闻思,使驱入正修。”学佛是一种改变思想认识,改造心理本性,提高品德素质,开发真善智慧的一个自我完善的系统工程。学佛不能单靠盲目的信仰和热情,要靠闻思修的智慧和相应的实修行为。学佛的修炼实践要依靠复杂高深的知识素质,这种知识不是来自神灵的启示,也不是来自不学无术的盲修瞎炼,而是来自合乎规律的闻思途径。闻指读书学习,思指反复认识思考。通过合理的闻思修可以生出闻得智、思得智和修得智等三种智慧。这三种智慧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即修得智生于思得智,思得智生于闻得智。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正确的闻得智和思得智,也将不会有正确的修得智。因此,对真正学佛的人来说,在闻思修三个环节中缺乏任何一个环节,也实现不了解脱成佛的愿望。
(摘自《藏传佛教疑问解答120题》多识著)
佛法的基本常识
七、在佛法中,四大皆空,要空去哪四大呢?
佛教所谓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其实,佛教的空不仅要空去“四大”,而且更要空去“五蕴”,四大仅是五蕴中的色蘊而已。
什么又叫做五蕴呢?那就是色、受、想、行、识,色是指一切的物质现象,受想行识则是指个人的精神作用。
五蕴诸法,如幻如化,从因缘生,本无实性,大庄严经说: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事。可知一切事,皆是如镜中花,水中月,梦中山河,虚而不实也。(摘自《念珠》手册
智德法师鉴定)
佛教徒为什么要持戒?持戒是不是执著(著相)?
5.在戒经序有一段:“如果比丘被询问到三次,记得(自知)有罪不发露者,犯故意妄语罪。世尊说故意妄语是(证道的)障碍法。”这段是在说明比丘犯了戒而没有如法忏悔,当在诵戒问清净时也不发露表白,他就犯了默然(沉默)的故意妄语罪,也就是犯了恶作罪。而这故意妄语的恶作罪会障碍什么呢?注释书上解释:“会障碍(这位比丘)证初禅等。”连小小的恶作罪都会障碍证得禅定、道果,行者岂可轻忽!
(摘自《嘉义新雨》(37)2001.12 原始佛教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