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汉文《那先比丘经》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问答(四十九)

  问:阿育王传布佛教之举对当时部派的兴起有没有影响?

答:阿育王时代,佛教大约已经分为四个部派。各部派分往各地传教后,受到了各地不同环境的影响,在形式上和学说上有了不同的发展,这便促成了更多部派的产生。

 

  问:关于阿育王时代举行的第三次结集的情况可否再谈一些?

答:关于第三次结集的经过,我在前面谈到佛教经籍时,已经讲过了。根据南方佛教记载,阿育王大弘佛教之事,就在结集之后。最近在八纳(阿育王故都)发掘出阿育王建筑的一座宏大寺院的遗址,里面有一百根石柱的大讲堂,并有许多僧房和水池,有人说这可能就是第三结集的处所。但是关于第三结集的事,北方所传典籍中没有记载。

 

问:阿育王之后又有什么大事发生?

答:阿育王大弘佛法后,三百年中,佛教在中亚各国获得坚固的根据地,更向东发展而传来中国,流布地域日见推广。但是在印度境内,佛教却遭遇了厄运。阿育王逝世后不到五十年,孔雀王朝为巽伽王朝所代替。受到婆罗门国师的助力而篡得王位的富奢蜜多罗王崇拜婆罗门而严厉地排斥佛教,毁坏塔寺,杀戮僧众,使印度佛教一时陷于黑暗的时代。幸而巽伽王朝的统治权力仅限于中印度,他的排佛运动没有波及到南印度与西北印度。当时佛教徒多避难于西北,也有逃到南方的,因而促进了北方佛教的兴盛,和南方佛教的发展。当时统治北印度的是大夏国弥兰陀王(希腊族),弥兰陀受了那先比丘的教化归依了佛教。
至今传存着他和那先比丘关于佛教的问答,汉文译本称《那先比丘经》(图1),巴利文本称为《弥兰陀王问经》。大家都知道的犍陀罗佛教美术,就是从这时候开始逐渐兴起的。(摘自《佛教常识问答》赵朴初著)


有人说:“烦恼是菩提”,
“烦恼是佛法。”此话有道理吗?
 

烦恼是菩提的说法有经典根据,有合理的解释,“烦恼是佛法”这话闻所未闻。这话本身与理不通,具有严重的错误。

关于“烦恼是菩提”这句话,在弥勒《大乘经庄严论》中有合理的解释。

“菩提”是觉悟之意,与无明烦恼相对立,有无明烦恼者为众生,破除无明烦恼障者为“菩提”。

“菩提”是觉悟,烦恼是“迷暗”,“菩提”和“烦恼”中间只有“一念之差”,迷时现烦恼,觉时化“菩提”。

这也就像空有一样,对迷者“色”是有,对觉者“色”是“空”,空有是迷悟之差,并非自性差别。但这并不是说,烦恼和菩提性质一样,如果那样理解就是大错特错。只是说同样的烦恼,对迷中众生来说是病源苦根,是巨毒,但烦恼对觉悟的佛菩萨来说,已起不到中毒危害作用,虽身处世间烦恼之中,也如白莲出泥不染,但并不是烦恼从本质上变成了觉慧。对此问题,若理解不当,就会犯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错误。至于“烦恼是佛法”纯属谬论。

佛法如阳光,烦恼如黑暗,学佛就是用佛法的阳光,驱散心中的烦恼黑暗。烦恼是佛法,犹如说“黑暗是光明”,这能说得通吗?如果“烦恼是佛法”的话,世间充满烦恼,世人有的是烦恼,一切愚昧无知,罪过深重的众生不都是佛了吗?何必要佛法?把烦恼当佛法的人,也肯定把地狱看作天堂了。对佛法的宣传没有比这更错误的说法。

(摘自《佛教疑问解答120题》多识著)


有关菩提道次第所出问题解答

   三十问:应视师如佛,许多行者都知道,且口头上能道其理,然心中仍不能视为真佛之主要障碍为何?应以何法净治?

答:不能视师如佛之障碍甚多,其中主要障碍,由于观人过失习惯,总觉自智他愚,以此心中仍不免观师过,甚至师德亦观为过,而且胡作批评,因毫未生起观师诸行(摄见为过失,如四波罗夷诸行),皆为功德之心。此之对治,应先察自己有无骄慢,必须毫无慢心,必须不观师过,尽观师德,师之诸行,皆为功德,以为对治。
                     (摘自《灭除心曼殊意光论》郭和卿著述)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