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问答(五十)

  问:当时南方佛教的情况怎样?

答:关于当时南方佛教情况,缺乏资料。可以知道的是:由于阿育王派到南印度去传教的是大众部僧众,所以大众部学说在南方盛行而为兴起于南方的达罗维荼民族所接受。达罗维荼人建立的案达罗国在公元前28年灭了中印度的康发王朝(巽伽王朝的后一朝代)而并有其土地。此后,中印度的佛教似乎稍稍有了起色。与案达罗人入主中印度同时,大月支人灭了西北印度的大夏王朝而创立贵霜王朝,印度历史自此进入南北朝时代,直到公元四世纪笈多王朝时才再统一。在此时期中,南朝佛教情况很难知道其详,北朝佛教则在公元二世纪迦腻色迦王时期最为兴盛。

图1 犍陀罗佛教雕刻──园布施

问:迦腻色迦是怎样的人物?

答:关于迦腻色迦的事迹很少有记载,但是在护持佛教方面,他有阿育王第二之称。据说他从前也像阿育王初期那样多所杀伐,后来得到胁比丘的教化,归依佛教。从遗迹看来,迦腻色迦时代建造的塔寺和佛像很多,而且在艺术上有很大发展。如在佛塔的形式方面,改变了印度向来的复钵式,而创建了五层楼阁式的佛塔;在造像艺术方面,参酌希腊、印度两地不同形式而自成风格,使犍陀罗佛教美术发展到高峰(图1)。迦腻色迦王又由中印度罗致当时佛教大文学家马鸣到迦湿弥罗,使佛教文学获得辉煌的发达。

图2 胁比丘像

从这些事实中可以想见佛教在这时代兴盛的情况。

迦腻色迦王对佛教贡献最大的就是在他发起和护持下举行了一次重要的结集。相传他曾向一些人询问教理,所得到的解答各有不同。他感到学说纷纭,莫衷一是,于是依从胁比丘(图2)的指导,招集世友以下的硕学比丘五百人在迦湿弥罗纂辑三藏,并加以编述注释,共三十万颂,九百多万言,历时十二年方始完成。其中一部分就是《大毗婆沙论》,是属于说一切有部的一部重要的巨著,我国有新旧两种译本。(摘自《佛教常识问答》赵朴初著)

“僧人”与三宝中的“僧宝”是一回事吗?

并非一回事。

一、佛、法、僧的“僧”指四个比丘以上的僧团,至少要有四个比丘。

二、“僧”和“僧人”不一样,“僧”指集体,“僧人”指个体。在僧人中,又分“圣僧”和“凡僧”两类。“圣僧”指见道以上的僧人,“凡僧”指从入道到加行道位的僧人。还有戒性纯真的真僧和戒性有瑕的相僧之别。作为供养、求戒、求法对象的僧人,凡是僧团和具戒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正学女都是僧,都可以,但作为“三宝”之一的“僧宝”,是指见道以上的圣僧。见道以下僧人,无资格称“僧宝”。这个概念不能混淆。(摘自《佛教疑问解答120题》多识著)

有关菩提道次第所出问题解答

  三十一问:上师即佛有何经教明文作证?

答:略举经教明文:《金大持相续经》中说:“于浊世末法时,我现阿阇黎诸善知识相而说法。”又《金刚相续》中说:“谁为金刚萨埵者,为利益有情,作诸事业,我现凡俗相。”又说:“最后五百劫(即现世)我现阿阇黎相(即诸善知识相),应于此相,作金刚持想,应作极恭敬。”以此甘丹派大德嘉裕瓦说:“如认为较上师另有贤良的金刚持,或本尊佛的人,这种人决不得成就。”《父子增长经》中说:“见不空成就问佛:‘(时佛将入涅槃)若佛涅槃,恐无人教化?’佛言:‘不空成就:我涅槃后,当化阿阇黎身,而利诸有情。’不空成就心疑佛已离生老病死苦,现阿阇黎身,岂非又有生老病死相?佛知其意,而告彼言:‘我现堪布阿阇黎身,亦现生老病死相。’”故金刚大持垂示:“在末劫不能见佛之时,我决现凡俗阿阇黎相,勿因不见而悲痛,当思上师即我。”故依经教圣言俱在,佛乃真实语者,《三摩地王经》说:“日月虽坏,山河虽竭,惟佛语无虚诳者。” (摘自《灭除心曼殊意光论》郭和卿著述)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