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问答(五十一)

  问:这时期,除了有部得到提倡弘扬之外,其他部派的情况怎样?

答:当时迦湿弥罗地区,有部最为兴盛,但其他各部派也都很发达。与大众部有关而和有部对立的大乘思想这时流行于印度各地,在思想界中有着广泛的影响。迦腻色迦王所尊事的马鸣(图1)就是一个具有大乘思想的人。

图1 马鸣大士像
图2 龙树像

这时期可以说是大乘学说经过长期酝酿而趋于成熟的时期,但是大乘佛教的大兴,还有待于稍后一个时期的龙树大师。

问:龙树是怎样一个人?

答:龙树是公元二、三世纪间的南印度人(图2),原来是一个婆罗门学者,后来归依佛教,出家受戒,在雪山从一位老比丘受到大乘经典,由此智慧无碍。当时许多哲学家们都被他的雄辩所折伏。他感到所读到的佛经虽然深妙,但是道理还有未尽发挥的,随后又从别处得到许多大乘经典,他便造了许多论著以阐明发挥经义。他的学说迅速地流布印度各地,从此大乘佛教便大为兴盛起来。

问:龙树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龙树主张的是“诸法实相论”。前面说过,在对于事物的认识问题上,有部认为一切法的自体是永恒存在的,只是它的作用的生起,要依借于因缘。龙树则与此相反,认为一切有为法只是因缘和合所生的现象,没有常住不变、单独存在的自体。譬如众木聚生而为林,林只是个假名,除众木外,别无自体(无自体也叫做“无自性”)。所以龙树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空”乃是一切法的真实相状。(摘自《佛教常识问答》赵朴初著)

 

有人说:“大乘佛经属后人伪造。”
此话有道理吗?①

这纯属顺世外道及其追随者想极力贬低大乘佛教的一种毫无根据的说法。

一、正如弥勒《大乘经庄严论》中所说那样,大乘经和小乘经是同一时期说的。如佛示现成佛后不久,就在灵鹫山对菩萨众和大迦叶等声闻弟子宣讲了《般若十万颂》等般若部经典,临终前讲了《大涅槃经》。《般若经》是大乘佛法的核心,也是大乘佛教的总纲,可以说离开《般若》便没有什么大乘佛法。并且,任何人都提不出《般若》与《律经》、《四谛经》非同时说的任何反证。

二、佛陀的三乘思想是统一的体系,无法截然分开,不但在大乘经典中包含小乘的思想体系,而且被视为纯小乘经典的《四谛经》、《十二因缘经》、《律经》中也包含着佛法的大小乘整体思想,如“四法印”和“缘起性空”等学说在大小乘经典中只有详略之分,没有有无之别。对此问题,历代大乘论师早有定论。
                     (摘自《佛教疑问解答120题》多识著)

有关菩提道次第所出问题解答

  三十二问:吾人每以百数之中,自有一二乃金刚大持所化现者,凡所遇诸师,宁即金刚大持所化现么?

答:当知游戏苦海众生,无不在佛慈悲智慧普照之中,若吾人不能遇其化身,则出诸佛慈悲智慧之外,即金刚大持不知我等恶劣有情之痛苦。吾人已得难得人身,且又闻法,以此胜缘,自为诸佛之所护念,故所遇诸师必有金刚持化现者,且应思诸师皆是。

  三十三问:对于法源诸师,是否亦应如现依上师,观其功德而生敬?

答:水无泉源,则流枯竭,法不思源,则加持绝。纵能思源,若力不猛(不能如现在上师那般),则如冬日细瀑,不能涌贯,若力猛利,则如夏日巨流,涌贯直达。故上师瑜伽曼荼罗中,不能缺一法源之师也。若欲于法源诸师,亦能生起真实恭敬心,应于法源诸师戒定慧教证功德,及宏法利生事业,必须了解。以此为第八世达赖赞为空前论著之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必须译出也。 (摘自《灭除心曼殊意光论》郭和卿著述)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