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问答(五十三)

  问:龙树之后,大乘有什么发展?

图3 法显过乌苌那国
张宝洲绘

答:龙树之弟子提婆(图1)是龙树的得力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提婆也有许多著作,着重于破斥外道(佛教对非佛教的宗教和哲学,均称为外道),因此遭到杀害,但是大乘学说更为发达,同时,有部、经量部和其他部派始终与大乘相抗衡,也都很发达。大乘佛教和部派在互相争论辩难中,都在思想上有所发展。到了公元四、五世纪的笈多王朝,大乘佛教产生了一个新的学派──瑜伽系,与原来龙树的学派──中观系并称为印度大乘佛教的二大思潮。

 问:请简略介绍一些笈多王朝的情况。

答:笈多王朝在印度史上是与孔雀王朝媲美的一个王朝。它是公元320年左右在中印度兴建起来的,月护王是这个王朝的创始者。第二代海护王统一了五印度,国势大盛。

图2 笈多王朝的佛像雕刻
(印度新德里总统府藏品)

第三代月护二世王更向西方扩展,并发展了海外贸易交通,远及埃及诸地。随着政治与经济的兴隆,当时印度的文化学术也呈现着灿烂的光彩。笈多时代的佛像雕刻被认为是印度历代雕刻中很完美的作品(图2)。

其它艺术、文学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我国法显法师五世纪初西游印度时,正是月护二世王在位时期,他的《佛国记》中曾记载他当时见闻的盛况(图3)。

至于宗教哲学方面,当时婆罗门教神学有很大发展,其他学派如数论、胜论等颇为兴盛;佛教在这时期也有了重要的建树,出了不少大学者,其中无著和世亲两兄弟是最为特出的人物,他们就是瑜伽系的创立者。(摘自《佛教常识答问》赵朴初著)

有人说:“天堂和地狱都是虚构的。”
对这种说法如何看待?

“天堂”和“地狱”之说,佛教中有两种说法。小乘佛教主地域说,大乘有“地狱”说,也有“心态”说。地域说认为,大地底下有地狱,须弥山有四天王天,须弥顶峰有三十三天,虚空中有四重欲界天和十八重色界和四重无色界,整个虚空中充满群星和悬浮的微尘似的无量世界。地狱非一处,天国也非一个,因众生的业缘,各得其所。大乘“心态说”认为,六道众未必是异地、异体。苦乐是思想意识的感受,六道虽同体而感受各异,同是人,因业力感受的差别,可以有六种心态,心中有乐无苦者为天,苦乐参半者为人,有苦无乐者为地狱生命,贪得无厌、处于饥饿状态者为饿鬼,心情暴躁、好斗、好战者为阿修罗,智力低下者为畜牲。认为“天堂、地狱是虚构”的人,只是承认眼前事实的一种顺世派观点的拥护者,对这类人可以讲“心态说”。对持万物性空观的大乘佛教来说,承认天堂地狱的存在也是一种顺世权宜之说,在没有任何实有的情况下,虚设有何不可呢?有益的“虚设”比有害的“虚无”观,也许更高明。
                     (摘自《佛教疑问解答120题》多识著)

有关菩提道次第所出问题解答

  三十五问:如已对师生信,尚未生十分恭敬,应以何法生此敬心?

答:一、应由念恩而生敬,应念上师功德较佛殊胜,二、应念说法恩德,三、应念上师加持身心恩德,四、应念上师能满吾人之愿恩德。(详明灯颂自释依师法门中
                      (摘自《灭除心曼殊意光论》郭和卿著述)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