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问答(五十四)

  问:无著和世亲是怎样的人物?

答:无著是北印度人(图1),原来是有部的僧人。传说,他因为对有部教理感到不满足,乃上升兜率天(弥勒菩萨所居住的天上),向弥勒菩萨请问大乘空义(一说弥勒下降为他说法),于是大得悟解。他传出了弥勒的五部大论,并且写了许多著作,以阐明大乘教义。有人考证,无著所师事的弥勒,大概是一位属于瑜伽师(有部中专修禅定的人,称瑜伽师,即禅师)的大乘学者,而不是兜率天的弥勒。世亲是无著之弟(图2),原来也是有部的学者,后来听从无著的劝导,改学大乘,大弘无著的学说。世亲著作极多,被称为千部论师。

 问:瑜伽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瑜伽系的学说,内容极为繁博,包括方面甚广,现在只就宇宙观问题简略地介绍一些。在这个问题上,瑜伽系继承诸法实相论而加以补充和发展。它认为实相应该有两方面,既不是有自性,又不是一切都无所有,这样的认识才是离开有与无的执着,才是中道。瑜伽系说诸法自性有三种:一切法都是依众缘而起,这便是“依他起性”;依他起的万物由于凡夫的种种虚妄思量分别(周遍计度),而有种种虚构的体相在心上现出来,其实这种种体相完全是没有的,这便是“遍计所执性”;在依他起上离开虚妄分别,便证到圆满成就的真实,或叫做“真如”,或叫做“实相”,这便是“圆成实性”。这三性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遍计所执好像是夜间行路看见一条绳而误认为蛇,其实蛇没有而似有;依他起好比是绳,绳的体由因缘所生,只是假有;圆成实比如绳体的麻,则是真有。从三性的里面来观察,又有三无性:第一,遍计所执的相是没有的,这便是相无性;第二,凡夫认为自然而有的事物,只是因缘所生而已,这便是生无性;第三,诸法的实相,是空不可得,这便是胜义无性。(摘自《佛教常识答问》赵朴初著)

有关菩提道次第所出问题解答

  三十六问:知念恩如上所举分四,但应如何念法?

答:颇公指示说:“依师法门是诸法门中,第一道不易越过的铁门栏,然非越过不可,此门不开,其他法门不能开矣。”每多虽未失信,然尚未生敬,总当于四种念恩法门中,依师授教义,多思其理(详明灯颂自释)。特别是当念现实师恩(应落实际,不可空想,或笼统想有恩),应忆念自己的实况,如这一上师曾对我说如此这般法门(例如师曾对我不惮辛劳从依师起至密乘双运位,所有法门教授,慈悲教我十年之久);使我拔除如此这般罪过,制止如此罪行,使我生起如此敬信(例如使我在康定时,拔除邪淫罪过,制止了枉贪及淫欲罪行,使我生起师为救我活我成就我之真佛);令我未闻之法得闻,未悟之法得悟(例如我在康定时,恩师令我未闻之无上瑜伽法门得闻,在我离康定后,师复设方便,令我得闻空行母法以满我愿,令我未悟之大乐与性空无别之法,得进一步了解);师曾赐我如此这般物件(例如我在康定时,师曾赐我三宝物多件,我病重时,师加持我并赐我极不易得之“大宝丸”数枚,饮服令我病愈);及以身心加持自己恩德(例如我之能作译事,完全是师以身心加持于我,而始能成办);师赐与受用恩德(例如我本极穷,后来之名利安乐,虽属世间暂时安乐,然亦莫非师恩加被之所赐)。总之,如是师恩,极为深重!复由实况,逐一谛思,应生感动,涕泣悲泪,毛发皆竖,油然起敬。 (摘自《灭除心曼殊意光论》郭和卿著述)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