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问答(八十三)

问:佛教传来中国将近两千年,思想体系发展演变成十多个派别,可说是学术成果灿烂辉煌,他对中国的思想文化起过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

图1 谭嗣同像

答:佛教各宗派学说,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广泛的弘扬,对中国思想界曾起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举宋明理学为例,很明显,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华严、禅宗和另一部分佛教理论的刺激和影响而产生的,这是思想界公认的历史事实。在晚清时期,中国知识界研究佛学成为一时普遍的风气。一些民主思想启蒙运动者,如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学术名流(图1),都采取了佛教中一部分教理来作他们的思想武器。佛教的慈悲、平等、无常、无我的思想,在当时的知识界中起了启发和鼓舞的作用。

问:佛教对文化艺术有什么样的影响,比如说,对中国文学起过什么样的作用?

答: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其中如《维摩诘经》、《法华经》、《楞严经》特别为历代文人们所喜爱,被纯粹地为着文学目的而研读着。

图2 南宋绢画陶渊明诗意
《归去来图》局部

我国近代文豪鲁迅曾捐款给金陵刻经处,刻印了一部《百喻经》。这部经所叙的譬喻故事,常常被译为语文体发表在今天的报刊上,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佛教为中国的文学带来了许多从来未有的、完全新的东西──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的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创作(图2)。

(摘自《佛教常识答问》赵朴初著)

有关菩提道次第所出问题解答

  六十四问:以何判别内外道?

  答:判别内外道,或以见为判别(无常、苦、空、无我);或以行为判别;追踪佛所建立之善行,安立为内道;或以皈依为判别:有真实三皈依,入佛子行数,方可安立为内道。(摘自《灭除心暗曼殊意光论》郭和卿著述)

念珠的基本知识

 念珠对修行有用吗?

念珠,它是念佛、菩萨圣号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法具,也称做“佛珠”、“数珠”、“诵珠”、“咒珠”等。

若能以恭敬心持用念珠念佛,则可以帮助我们去除妄想心,净化我们的心灵,更能帮助我们找回本来无染无著的真面目。

善用者,深知念珠是弘法最方便的法器,所以,古来高僧大德莫不巧用念珠;因其方便、因其功德显著,弘法效果宏硕,皆是大力提倡。

今日,持念珠念佛者,比比皆是,惟盼以此念珠不做自了,还发大乘菩提心,回向法界一切有情,同圆种智,则持念珠念佛者,功德无量无边矣。

(摘自《念珠》智德法师鉴定)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