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个“太”字,好的也变成了不好,因为许多名词含糊不清
在我年轻时代,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你只要加一个“太”字,好的也变成不好了。比如说:“这个人喜欢做好事,但是好事做得太多了。”这句话就变了批评话。所以我从年轻到现在,接触的许多名词,含糊得很,你可以这么解说,也可以那么解说。
爱面子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还举个例子,爱面子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有人说:“哎呀,这个人太爱面子了。”那么是不好。又有人说,“你怎么一点不顾全自己的面子了?”那么爱面子又变成了好,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总之他喜欢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他喜欢怎么说就怎么说,慢慢人们都朝他这方面去说了,说得多了,就形成一种风气了。
懂得羞耻是好的,虚荣心就不好
同样的词,口气一变,性质也变掉了。现在有许多中国人,对于中国的语言文字都已经模糊了,随随便便地使用,词义都紊乱了。应该怎么来讲?爱面子应该理解成:他懂得羞耻。而“这个人太爱面子了”,假如“爱面子”是好,太爱面子为什么不好呢?那么应该怎么讲呢?应该说“这个人有虚荣心。”把虚荣心说成太爱面子,只要加一个“太”字,意思就两样了,好的也变坏了。说句笑话,老太太有两个“太”,肯定是坏蛋。
佛教讲真实语,实事求是,不应夸大,也不必客气
咱们再来说一说,释迦佛在菩提树下成佛,到鹿野苑对五比丘说,“我已成如来。”那你怎么不说:“释迦佛这就是傲慢,谦虚一点嘛,哪有自己说‘我已成如来’,要别人说的呀。”你怎么不说了呢?佛教可不是像你想的这么样啊,佛教是实事求是,说真实语,有什么好客气的?有什么好夸大的呢?该怎么说就怎么说么。
今天佛门里也充满着词义的紊乱、虚荣的夸张
我年轻时在工作单位学习的时候,学到一句话:过分的谦虚就是傲慢。还有一句话:资产阶级的礼节都是虚伪的礼节。今天佛门里,也充满着词义的紊乱、虚荣的夸张。
有大雄大力的精神,才能干得成事情,充满自信,才能消除紧张和恐惧
一个人要有大雄大力,才能干得成事情,一个人要有自信,才能够消除紧张和恐惧,才能消除种种畏惧的心理。我举一个很小的例子给大家听听。我从前在做心理治疗工作的时候,有这么一个病人,听了我的话,他就转变了。这个人说到底还是很聪明的。他生活中有这么一件事情使他非常苦恼:他看见自己的领导就非常紧张害怕,什么主任啊、科长啊,他看了就害怕,一紧张,连话都说不好,容易说错话,做错事情。
一想到“我人也比你高”,紧张就消除了
后来听了我心理治疗的讲课以后,他马上得到好处。他说,“我回到工作单位,我又看见王科长,我就心里想:‘我人也比你高,有什么可怕的?’”因为王科长比较矮,他利用这一点反过来想,“我人也比你长得高”,这么一想,心理力量上来了,他说:“我就是凭着这个方法,现在看见王科长一点不紧张。”把自己看矮,这种人笨啊,笨得来样样都不敢想、不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