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不能用错地方
“不伺他非不放任”,“伺”就是很专心地盯着人家看。就像猫抓老鼠,猫在老鼠洞口旁边盯着洞口看,老鼠一出来,它马上看见,稍微疏忽一点,老鼠跑得很快,就给老鼠逃走了。这用在我们修行上就好了,尤其是修禅定,修禅定要修“寻伺”,“寻”是粗的,“伺”是细的,通过寻伺,我们就容易止住妄念,这是好的一面,用错了地方就不好了。
自己的身心不平衡,度众生就难
今天我们在度众生的时候,为什么往往度不好,这么难?因为我们没有平衡,偏向于一面就失去了平衡。我们每个人都是从世俗生活里走进了佛门,发了菩提心又要度众生,行菩萨道必须要实际行动。可是我们以往在世俗生活里,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心态以及我们的行动,始终没有平衡过。失去平衡,自己就会受很大损失,不论是在人际关系上、在事业上,一失去平衡就会失败,在自己的身心上,也会受到伤害。我们通过饮食来维持寿命,一失去平衡就要闹病。我们的心理,一失去平衡,心理就要不正常。我们的脑细胞活动,兴奋和抑制一失去平衡,就要犯神经症,这些都是由于平衡的失调。
面对强烈的刺激,兴奋和抑制失去平衡,
就会出现失调
周围环境如果给我们一个强烈的刺激,我们也会失去平衡。如果你对这个强烈刺激用脑过度,那就是兴奋;如果你对这个强烈的刺激悲观失望,那就是抑制。兴奋超过于抑制,抑制超过于兴奋,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就破坏了,因此而失调。
长期刺激也会导致失衡
还有一种,刺激倒不大,但是长期刺激,也会失去平衡。因为一个人很难有这样的能力,去应付、去抗拒长期的刺激。打个比方来说,比赛跑步,跑到后来,人也会感到疲劳,跑不动了;慢慢地走路,走到后来,也会疲劳,人也走不动了。跑步就等于说是猛烈刺激,走路就等于说是长期的体力消耗。
在人生路上翻跟斗,乃至进精神病院,
全是心里平衡失调的关系
为什么人生这条路很难走?为什么有很多人,在人生的道路上翻跟斗,乃至于成为一个废品?精神病院里这么多的精神病人,全是因为失调的关系,他们心理平衡失调了。
因执著而钻牛角尖,容易造成精神失常,
出现怪脾气
从修行来讲,一个修行人,如果他不容易放下,那么会因为放不下而苦恼,严重情况,因为执著而钻了牛角尖,一钻牛角尖,他拔不出来,想不通,那个时候烦恼就发挥它猛烈的作用,到后来这个修行人精神也会失常。人们即使不称为他失常,至少可以看出来,他出现了怪脾气。这种怪脾气非但不能跟大众协调,他自己的内心也很难协调。这种怪脾气,严格说起来,也是属于精神不正常,也是心理失调的,所以现在国外把怪脾气都列入精神病,这是从要求高一点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