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海上师讲:“第一颂观上师解脱道之功德,即根本乘成就功德,前三句即配三学,第一句戒功德,观师功德戒为第一,第二句多闻功德,是慧学,第三句解空功德是定学,三种之中尤以持戒为最重要。 |
我们今天只能讲第一个颂,功德生源戒海广复深,多闻宝藏积聚善充盈,生死在握能仁主第二,恒常安住调伏所瓦德。这四句是观师解脱道的功德,解脱什么?解脱烦恼,解脱生死。佛度众生,目的就是把众生度脱六道轮回,度脱生死苦海。
释迦佛对他方净土非常赞叹,正如十方如来同样都赞叹释迦佛,都赞叹娑婆世界。你们同学之间也要互相赞叹,每个人都有优点,不可能没有可赞叹的地方。人觉悟起来了,欢喜心起来了,尽说人家好话;烦恼起来了,怄气了,尽说人家坏话。修行人起烦恼是不应该的,修行人要断烦恼,因为我们目的是要了脱生死,流转生死就是烦恼流转生死。我们常观同学的功德,常起欢喜心,这就叫修行。
虽然释迦佛赞叹他方净土,可是释迦佛并没有否定娑婆世界同样是净土,也没有说娑婆世界众生不能成佛,佛在《佛说无量寿经》里说,娑婆世界修行一天超过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这个一百年可不是娑婆世界的年份,而是极乐世界的年份,那可长得不得了。所以诸佛如来赞叹他方净土,并不等于一定要我们到他方世界去成就,佛教的历史告诉我们,当初释迦佛在人间的时候,目的就是要弟子们了脱生死证阿罗汉果,当年至少有一万六千四百人证到阿罗汉果,这完全是事实。
解脱是解脱生死。要解脱生死必须要解脱烦恼。我们既然是佛弟子,我们不能不接受佛的好意,我们不能违背佛的教导,我们这一生有因缘有福报进入佛门,在家同学应该向出家同学学习,出家的目的就是了脱生死,证阿罗汉果。所以我们首先要观上师的解脱道的功德。
大乘佛法是离不开解脱道的基础的,否则你就是一个没有基础的菩萨,能海上师称之为轻毛菩萨。如今的人经常会互相吹捧,一吹,轻毛就飞上天,可有什么用?要不了多少时间还是掉下来,因为没有基础。每部大乘经典都有讲戒定慧。“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是修行的总则。《佛说阿弥陀经》里有讲五根五力七菩提分,这就是三十七道品里的内容。你在娑婆世界作为一个释迦佛的弟子,要修四谛法中的道谛,极乐世界的众生,仍然要修四谛法中的道谛,所以不管是出家在家,也不管当师的当徒弟的,都要走上一条解脱的道路。
今天是能海上师生日,早晨听说有的同学做了梦,说是梦中她赶上了末班车。我们现在就是末班车了,你们总算赶上了,可别半路里跳下去了。今天佛虽然涅槃了,正法还在,能海上师虽然也涅槃了,可是能海上师的法流还在,这也是我们的福气啊。
解脱就是解脱烦恼,如果一个修菩萨法的人,自身不断烦恼,这算什么菩萨呀?不要自命大乘,实非大乘。在懂佛法的人看来,现在那些口说大乘的人,用六波罗蜜的标准来衡量,他们搞的并不是菩萨法,而是人天道,仅仅止恶行善罢了。
“即根本乘成就功德。”出离法就是根本乘,如果没有根本,你什么也没有,因为没有根了。当初释迦佛在鹿野苑度五比丘,说的就是四谛法,五比丘得度,娑婆世界从此有了三宝,佛教就兴起来了,佛宝释迦佛,法宝四谛法,僧宝五比丘,后来49年的教法都是从四谛法广开出来的,所以四谛法是根本法。
讲一件好笑的事给你们听,这可是实在的事情,苏州报上有段消息,有个女孩子结婚生了孩子,却不会养孩子,很苦恼,就聘请一位养孩子有经验的人来给她做指导,你说笑话不笑话?一个女孩子不生孩子倒也罢了,既然要结婚成家生孩子,那么,怎么养孩子对你来说是个根本法,你当初怎么不跟妈妈学一学呢?真是笑话,忙着去赚钞票,钞票赚得再多,你也不会养孩子呀,这是打个比方。你学这学那,你不学了生死的法,你还是了不脱生死。所以师的功德首先要有解脱道的功德,也就是根本乘成就的功德。
这四句的前三句就是配三学。第一句“功德生源戒海广复深”,这是赞叹师的戒功德。第二句“多闻宝藏积聚善充盈”,这是赞叹师的多闻功德,就是慧学。第三句“生死在握能仁主第二”,这是赞叹师的解空功德,就是定学。所以这三句是赞叹师的戒定慧的功德。尤其以持戒最为重要,所以放在第一位。我们知道修禅定必须以戒生定,如果没有戒,那就是邪定。我们将来要成就五分法身,也以戒法身为第一。释迦佛涅槃前就曾经说过,如来涅槃以后,以戒为师。所以一切功德都从戒功德起源,一切功德都以戒功德为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