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观师持戒、多闻、解空功德 (41)
             傅味琴讲于清凉山佛学苑 2005.2.11

          (农历十二月二十二能海上师诞辰纪念日起讲)

  梦③本属于无记,执著成有记,禅定若有执,即成世间禅,外道不求真,还得说究竟,禅定执观境,不如舍执,自然显出,但自然并非因松而懈散无力。(记先生求问穴位何不通,尚未得问即离,我亦起身猛声告知,勿执穴位。)

第三个梦境:有个人陪同一个人进来说:“这是记先生,有关于打坐的问题要请教。”我说:“你有什么问题?”他说:“我打坐的时候有的穴位通不过”。可是我还没给他解答,只说了些礼貌上的话,他已经不耐烦地站起来要走,我就起身走到他面前,猛声地说:“不要执著穴位”。这个梦境啥意思啊?

“本属于无记,执著成有记”,原是无记,你一执著就成了有记。他这个人执著穴位,所以叫“记先生”。我们学大般若法的人,将来要证到甚深空性,一切如影如幻,哪有什么有记?众生善恶各有报,都是因为有记的关系。

“禅定若有执,即成世间禅”,修禅定的人如果执著禅定的境界,或者有所追求,像梦中的记先生那样:我这个穴位要通过去,督脉任脉要通过去,有所求,有所执,这就是世间禅。外道都修世间禅,世间禅可以升天,但不能了生死,外道目的就是升天。“外道不求真”。心外求法是名外道,外道不是心内求法,心内求法是真,心外求法都是虚妄,外道走的路线就是这样。“还得说究竟”,我们作为一个佛弟子,或者作为一个度众生的善知识,还得要跟众生讲究竟的道理,“禅定执观境,不如舍执”,修禅定的人执著于观的境界,好的境界起欢喜心,恐怖的境界起恐怖心,这都不对,执著欢喜的境界要入欢喜魔,执着恐怖的境界要入恐怖魔,你不改变的话,将来你这颗心就跟魔相通,心一相通你就得魔加持,以后凡是你出的境界全是魔境。所以你禅定中执著于观境,还不如舍掉执著,让它自然显出来。

假如你修禅定,要观天空中的太阳:太阳是怎么样的,我一定要把它观出来!很执著啊,力求尽自己一切力量把它观出来。你会有感觉,你不会白努力,你确实会慢慢的,好像在提高。其实还不如你不要这么做,让它自然的出来。我经常有这个体会,你不要拼着命去非要把它观出来,干脆放掉它,放掉执著,你重新很自然地再观,就出来了。那个出来是自然出来,如果你能走这样一条路,你将来修观观境就容易出现,叫自然显现。

如果你执著,用学文化的方法拼命地研究,拼命学、观,你即使观出来,你观出来的东西总有点硬绷绷的,很难自然显现。比如,要把舞蹈练成功也不简单,初练时,确实硬绷绷的,老师假如不负责任,学生要练成功这路可长了。老师经常要批评学生,随时随刻要指点他,比如练舞蹈的时候一只手这样伸出去,老师就骂了:“自然一点,你这个手怎么硬绷绷的?”练舞蹈的人哪有这么去想的:“我这只手要伸得这么高”?没有的。舞蹈老师跳起舞来这么一来就可以了嘛,(众笑)全是自然出生的。这不等于说你不要这样学习,不要这样练习,而是你在学习练习中,不要执著,不要硬绷绷的。成佛从来不是像士兵做军操那样操练出来的,都是自然成佛的,开悟也是自然出生的。你拼命用功,“我写保证书,六个月之内我必须开悟,我宁愿晚上不睡也要开悟”,你永远也开悟不了。

修行不是学文化,这种道理两三句话是讲不清楚的,所以要多讲,而且你们在学习过程中即使给你们指导,你们又没有悟到,往前走的时候难免一会儿这么偏,一会儿那么偏,走一步会偏一步。你不讲得多,还没有讲清楚就叫他自己走,他遇到问题去问谁啊?所以,不妨这么说一句,末法时期为什么修不好,可能跟法师讲经也不一定会解决修行上的问题有关系。

“但自然并非因松而懈散无力”,我讲的要自然并不是叫你松散,这个松是指懈怠、闲散,修行要聚集这种修行的力量。去掉执著就叫自然,不等于说叫你别用功了,那么一切都涣散了,这要你们自己慢慢去体会。今天这梦里三个境,给你们分析过了,我的看法这是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发菩提心;第二个要点,依教奉行;第三个要点,不要像外道那样执著于一切。(完)

   上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