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关于这颗心

关于这颗心(1)
      ——戒·定·慧

[泰]  阿姜查著  赖隆彦译

前言 关于这颗心

关于这颗心──事实上,它实在没有错。它本质上是清净的,且原本就是平静的;若不平静,那是因为它跟着情绪走。真心与这些无关,它只是自然的一面,因受情绪欺骗,而变得平静或扰动。未受训练的心是愚痴的,感官印象很容易让它陷入快乐、痛苦、愉悦或忧伤之中。不过心的真实本质并没有那些东西。欢喜或悲伤不是心,它只是欺骗我们的情绪,未经训练的心迷失后,就跟随着情绪而忘了自己。于是,我们便以为是自己在沮丧、感觉自在或其他等等。

但是,其实这颗心原本是不动与平静的──真正的平静!只要风静止,叶子就会安住不动;风来了,叶子随之舞动,它舞动是源自于风。心的舞动则是源于感官印象,心跟随着它们,否则就不会舞动。若完全觉知感官印象的真实本质,我们就能不为所动了。

修行就是要看见本心,我们必须训练心去觉知那些感官印象,且不迷失其中,让它能平静下来。我们艰苦修行的一切努力,都只是为了这个单纯的目标。

获得佛法须培养心中的戒、定、慧

人们从许多来源听到佛法,例如不同的老师或比丘。在一些例子中,法以非常广泛与模糊的字眼进行教导,以至于很难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在其他例子里,它则以华丽的语辞或特殊的名相来教导,尤其是采用逐字解释经典的方式,更让人难以理解。最后,或是以平衡的方式进行,既不会太模糊或深奥,也不会太空泛或隐晦,最适合听者理解与修行,符合每个人的利益。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我惯常用来指导弟子的教法。

希望获得佛法者必须以信仰或信心为基础,我们必须了解佛法的意义如下──

:觉知者,心中有清净、光明与安稳者。

:清净、光明与安稳的特征,从戒、定、慧生起。

因此,获得佛法者是培养与增长心中的戒、定、慧的人。

希望回家的人,不是那些只是坐着幻想旅行的人。他们必须踏上旅程,朝着正确的方向一步步前进。若走错路,就可能遇到沼泽或其他类似的障碍,甚至陷入险境而永远到不了家。家,是个让身心舒适的场所,那些真正到家者才能放松与舒服地睡觉。但旅行者若经过或绕过家门而不入,那么在整段旅程中,他们将无法得到任何利益。

修行的成果完全取决于自己

同样地,达到佛法的道路是每个人必须独自去践履的,没有人能替代。我们必须走戒、定、慧的正道,直到获得内心清净、光明与安稳的喜悦,那是践履正道的成果。

但若人拥有的只是书本、圣典、教戒与经典的知识──那只是旅游的地图或计划──就永远无法觉悟心的清净、光明与安稳,即使经过几百世,他将只是徒劳无功,永远无法得到修行的真实利益。老师只能指出正道的方向,我们是否行走正道而获得修行的成果,则完全取决于自己。

在此有另一个观察的角度。修行就如医师开给病人的药,瓶子上有详细的用药说明。但若病人只是阅读说明,即使读上一百遍,还是可能会死。他们无法从药物得到任何利益,并可能会在死前埋怨医生差劲,是个骗子,那些药物无法治愈他们,因此毫无价值。殊不知他们只是花时间检视药瓶与阅读说明,并未遵从医师指示服药。

但若遵从医生指示服药,就能康复──假使是重病,就必须服用较重的药量;若病情轻微,则只须服用少量的药即可。较重的药量是因为病重的关系,那是非常自然的,你们自己仔细思量后就会了解。

医师开列处方以减轻身体的疼痛,佛陀的教导则是心病的药方,让心能恢复自然的健康状态。因此,佛陀可说是开列心病处方的医师。事实上,他是世上最伟大的医师。

我们每个人毫无例外地都有心病。当你看见这些心病时,难道不会合理地想寻求法作为依靠或药方吗?践行佛法之道,不能以身体去完成,你必须用心去实践。我们可以将解脱道的行者区分成三种层次:

第一层次,包括那些了解自己必须修行,并知道如何做的人。他们皈依佛、法、僧,决心依教法精进修行。这些人已摒弃盲从的习俗与传统,而能根据理智亲自检视世间的本质。这群人名为佛教行者。

中间层次,包括那些已修行到对佛、法、僧深信不移的人,他们已觉悟一切因缘法的真实本质,逐步降低执取与贪着,不会紧抓事物不放,他们的心深悉佛法。根据不执着与智慧的程度而分别称为入流、一来、不来,或统称为圣者。

最高层次,是那些修行已导向佛陀的身、口、意者。他们超越世间,解脱世间,解脱一切贪染与执着而称为阿罗汉或世尊,是最高层次的圣者。

译注:

①佛:意译为觉者,即觉醒的人,已达到觉悟状态者。历史上的佛陀是悉达多·乔达摩。

②这是阿姜查常用的关键字,英译本常将它译为the knowing或the one who knows,中文译为觉知者或觉性,意指在无明或烦恼的影响下,错误地觉知,但是通过八正道的修行,它就是觉者(佛陀)的觉悟。

③法:事物的实相,佛陀的教导,内容为揭示实相以及阐述让人证入的方法。

④入流(须陀洹):指断除身见、疑、戒禁取三种烦恼,而进入圣者之流者,是圣者的最初阶段。成为此圣者之后,就永不再堕入地狱、饿鬼、畜生,至多生于欲界七次,其后必定得正觉而般涅盘。

⑤一来(斯陀含):于须陀洹后,部分地断除欲界贪、嗔、痴烦恼,再生到欲界一次之后即成为阿那含或阿罗汉。

⑥不来(阿那含):于斯陀含之后,再断除嗔恚、欲贪二种烦恼,至此阶段完全断除欲界的烦恼,不再生于欲界,必定生于色界或无色界,在此处获得最高证悟,或从欲界命终时,直接证得阿罗汉果。

⑦阿罗汉:圣者的最高果位。于阿那含断除欲界烦恼后,阿罗汉再断除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五种色界与无色界的烦恼,获得最终解脱,而成为堪受世间大供养的圣者。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