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关于这颗心 ②
修行正念⑧和正知⑨将能生出善戒
戒,是对身和语业的自制与纪律,正式的区分是在家戒与比丘、比丘尼戒。不过,一般而言,戒有个基本特性──动机。当我们正念或正知时,就有正确的动机,修行正念与正知将能生出善戒。
若我们穿上脏衣服,身体会变脏,心也会感到不舒服与沮丧,那是非常自然的。若保持身体洁净,并穿上整洁的衣服,心就会变得轻快与喜悦。同样的,当无法守护戒律时,我们的身行与言语就会腐化,而让心痛苦、悲伤与沉重;我们将偏离正确的修行,无法洞见法的本质。善的身行与言语有赖于正确训练的心,因为身体与语言都由心所控制。因此,我们必须持续调伏自己的心。
定⑩的修习能让心更坚固
以定来训练,能让心更坚定、稳固,为心带来平静。通常,未经训练的心是动荡不安的,难以控制与驾驭。这种心狂野地跟随感官起舞,就如水往低处窜流一样。农学家与工程师知道如何控制水,以供人类社会使用。他们筑起水坝以拦截河流,建立水库与渠道,只为了输送水让人更方便地使用。这些蓄积起来的水,变成电力与灯光的来源──这是控制水流更进一步的利益,如此一来,不仅阻止它四处流窜、淹没低地,还能发挥它的最大功效。
心受拦阻、控制、疏导的情况也是如此,这将能带来无边的利益。佛陀说:“调伏之心,将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因此好好训练你的心,以得到它的最大利益。”同样的,周遭的动物,如大象、马、牛等,在使用它们之前,也必须先加以训练,唯有如此,它们的力量才能充分发挥,为我们所用。
调伏的心所带来的福报,比未调伏的心要来得多。佛陀与圣弟子们都和我们一样──从未调伏的心开始,但他们后来都成为我们尊敬的对象,我们从他们的教导中得到许多利益。仔细想想,整个世界已从这些调伏心且获得解脱者的身上,得到多少利益。受到控制与调伏的心,将能更适切地在各行各业帮助我们。有纪律的心,会使我们的生活保持平衡,让工作更顺利,并培养与发展出理性的行为模式。最后,我们的快乐亦将随之提升。
修行最有效的方式是对呼吸保持正念
心的训练可通过许多方式,使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去做。每个人都可以修行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对呼吸保持正念,即培养入息与出息的正念。
在本寺,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鼻端,并配合念诵Bud-dho⑾以培养入出息的觉知。若禅修者希望念诵另一个字,或单纯地于气息的进出保持正念,那也很好,调整方法以适合自己。禅修的基本要素,是必须在当下注意或觉知呼吸,因此,在吸气和吐气时都要保持正念。修习行禅时,我们尝试将注意力放在脚接触地面的感受上。
禅修要想有结果,就必须尽可能经常练习。不要某天禅修一小段时间后,隔了一两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才再修习一次,如此不会有什么效果。佛陀教导我们要经常练习,要精进地练习,尽可能持续训练心。要想有效地修行,应该寻找不受干扰的理想僻静处。适合的环境是花园、后院的树荫下或任何可以独处的地方。若是比丘或比丘尼,应该找个茅棚、安静的森林或是一个洞穴。山林,是最适合修行的场所。
无论如何,不管身在何处,我们都必须努力维持入息与出息的正念。若注意力转移,就把它再拉回到禅修的所缘上。尝试放下其他一切想法与关心的事,不要想任何事──就只是观察呼吸。念头一生起,便立即警觉,并努力回到禅修的所缘上,心将变得愈来愈平静。当心达到平静与专注后,就可以把它从禅修的所缘──呼吸上放开。
现在,开始检视组成身心的五蕴⑿──色、受、想、行、识,观察它们的生灭,你将清楚地了解它们都是无常的;无常让它们成为苦与可厌的;它们自行生灭,没有一个主宰的我,只有根据因果而生的自然变动。世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无常、苦与无我的特征。若你能如此看待一切存在的事物,对五蕴的贪染与执著就会逐渐减少,这是因为你了解世间的实相。我们称此为慧⒀的生起。
了解身心各种现象的实相就是慧
慧是指了解身心各种现象的实相。当我们以调伏与专注的心观察五蕴时,就会清楚地了解身与心都是无常、苦与无我的。以智慧了解这些因缘和合的事物,我们就不会贪取或执著。无论接收到什么,都以正念接受,就不会乐不可支;当拥有的事物坏灭时,也不会不快乐或痛苦,因为我们清楚了解一切事物的无常本质。心已经调伏,遭遇任何疾病或苦难时,就能保持平常心,所以,最真实的依怙,就是这颗调伏的心。
这一切便被称为慧──明了事物生起时的真实特相。慧从正念与定生起,定则从戒的基础生起,戒、定、慧三者彼此密切相关,无法断然区分。修行时它如此运作:首先,以调伏的心注意呼吸,这是戒的生起;持续修习入出息念,直到心平静下来,定便生起;接着,观察呼吸的无常、苦与无我,如此便能不执著,这是慧的生起。因此,入出息念可说是发展戒、定、慧的因,三者辗转相互提携。
当戒、定、慧同时开发时,如此的修行即称为八正道⒁,佛陀说这是唯一的离苦之道。八正道是最殊胜的,因为若正确地修习,它直接通往涅槃、寂灭。
修行的果报将会生起
当我们依上述的解释禅修,修行的果报将分三阶段生起:
首先,对随信行者⒂而言,将会增加对佛、法、僧的信心。此信心会成为他们内在真实的支撑,他们也将了解一切事物的因果法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这种人的快乐与安稳将大为提升。
其次,达到入流、一来与不来圣果者,将增长对佛、法、僧的不坏净信⒃,他们是喜悦与趋入涅槃的。
第三,阿罗汉或世尊,已完全离苦得乐。他们是觉者,已出离三界,并进入究竟圆满解脱道。
我们都有幸生而为人,并且听闻佛法,这是难得、难遇的机会。因此,切莫轻忽、放逸,赶紧持戒行善,遵从初、中、高级的修行正道,切莫蹉跎光阴,甚至就在今天,尝试证入佛法的真谛。让我以老挝的一个俗谚作为结语:
欢乐已逝,暗夜将至。此时饮泣,驻足观望,不久之后,结束旅程,将已太迟。
译注:
⑧正念:念是将心稳定地系在所缘上,清楚、专注地觉察实际发生于身上、身内的事,不忘却也不让它消失。正念是八正道的第七支,有正念才能产生正定;它也是七觉支的第一支,为培育其他六支的基础;同时也是五根、五力之一,有督导其他四根、四力平衡发展的作用。
⑨正知:即清楚觉知,通常与正念同时生起。正知共有四种:一、有益正知,了知行动是否有益的智慧;二、适宜正知,了知行动是否适宜的智慧;三、行处正知,了知心是否不断地专注于修止、观业处的智慧;四、不痴正知,如实了知身心无常、苦、无我本质的智慧。
⑩定:音译为三摩地、三昧,意译为正定、等持。即心完全专一的状态,将心和心所平等、平正地保持在同一个所缘上,而不散乱、不杂乱。
⑾Bud-dho是用来方便持念的咒语,是由Buddha(佛陀)转化而来,在泰国一般被拿来作为禅修的所缘。
⑿五蕴:蕴意指积集,五蕴即指构成人身、心的五种要素:一、色蕴;色即物质,包括四大种及其所造色。二、受蕴:受即感受,包括眼触等所生的苦、乐、舍等感受。三、想蕴:想即思想与概念,是通过眼触等对周遭世界的辨识,包括记忆、想象等。四、行蕴:行即意志的活动(心所法),包括一切善、恶的意志活动。五、识蕴:识即认识判断的作用,由六识辨别六根所对的境界。以上色蕴属于色法,受、想、行、识蕴则属于心法。
⒀慧:音译般若,系指对实相的了解与洞见。
⒁八正道又称为八圣道支,是成就圣果的正道,也是能入于涅盘的唯一法门,有八种不可缺少的要素: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其中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正定属于定学;正见、正思惟属于慧学。
⒂随信行者是以信仰为主而获得初步证悟者,它相对于依理论而得初步证悟的随法行者,两者皆是从凡夫到圣人的最初证悟须陀洹。随信行者所得的证悟称为不坏净,得此净信者,绝对不会从佛教信仰退转而改信其他宗教。
⒃不坏净是绝对而确实的金刚不坏的净信,共有四项:对佛、法、僧三宝绝对皈依的信,对圣戒的绝对遵守,称为四坏净。 |